守宫木(学名:Sauropus androgynus (L.) Merr.)是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灌木,高1-3米;小枝绿色,长而细,幼时上部具棱,老渐圆柱状;全株均无毛。叶片近膜质或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5厘米。雄花:1-2朵腋生,或几朵与雌花簇生于叶腋,直径2-10毫米。果扁球状或圆球状;果梗长5-10毫米;种子黑三棱状,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黑色。花期4-7月,果期7-12月。
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中国海南、广东省(高要区、揭阳市、饶平县、佛山市、中山市、新会区、珠海市、深圳、信宜市、广州市)和云南省(河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均有栽培。野生时通常生于林下和山脚草丛中,耐旱耐湿能力强,能耐较高的温度;对土壤适应性较好,pH值在5.5-8范围内都能生长,但宜在偏酸性、潮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
守宫木外形美观,嫩梢和嫩叶均可食用,而以嫩梢、嫩叶供食为主;能补充人体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同时具有清凉去热、消除头痛、降低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天然绿色食品,被誉为美容食品的“奇迹植物”。
形态特征
守宫木,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或截形;侧脉每边5-7条,上面扁平,下面凸起,网脉不明显;叶柄长2-4毫米;托叶2,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长三角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毫米。雄花:1-2朵腋生,或几朵与雌花簇生于叶腋,直径2-10毫米;花梗纤细,长5-7.5毫米;花盘浅盘状,直径5-12毫米,6浅裂,裂片倒卵形,覆瓦状排列,无退化雌蕊;雄花3,花丝合生呈短柱状,花药外向,2室,纵裂;花盘腺体6,与萼片对生,上部向内弯而将花药包围;雌花:通常单生于叶腋;花梗长6-8毫米;花萼6深裂,裂片红色,倒卵形或倒卵状三角形,长5-6毫米,宽3-5.5毫米,顶端钝或圆,基部渐狭而成短爪,覆瓦状排列;无花盘;雌蕊扁球状,直径约1.5毫米,高约0.7毫米,子房3室,每室2颗胚珠,花柱3,顶端2裂。蒴果扁球状或圆球状,直径约1.7厘米,高1.2厘米,乳白色,宿存花萼红色;果梗长5-10毫米;种子黑三棱状,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黑色。花期4-7月,果期7-12月。
分布范围
海南省、广东省(高要区、揭阳市、饶平县、佛山市、中山市、新会区、珠海市、深圳市、信宜市、广州市)和云南省(河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均有栽培。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生长环境
温度
守宫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10~38℃范围内都可以正常生长。喜温,怕霜冻。温度低于10℃时生长会受到抑制。当环境温度高达35℃时,生长仍然良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因此,在华南地区,除了1~2月之外,其它时间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生产。
光照
喜光,但对光照适应范围较广。即耐强光,又耐弱光。只是长时间光照不足,枝叶细弱。守宫木属于短日照植物。在华南地区,一般开花期在11~12月。但是开花后正值环境低温,其种子一般都不能成熟,所以,生产上守宫木的繁殖方式都是采用插繁殖方式进行。
土壤和水分
对土壤要求不严。因其根系发达,故耐旱耐湿能力都特强。通常,在肥水充足,稍阴的地方生长茂盛。长期干旱,产品纤维含量增加,品质下降。
繁殖方法
通常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法,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种子繁殖法。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采用直接插于大田或育苗后移栽,但以育苗移栽为好。在广东省扦插适期为春季(2—3月),必要时也可于夏季和秋季扦插。春季扦插以过冬植株上芽体开始膨大而将要萌发时最为适宜,夏、秋季扦插以阴雨天最为适宜。插条选粗壮茎按其节间长短截取2—4个节、长12—15cm,去除小枝。插时可垂直插或斜插,让1—2个节外露。春插的需25天左右发根,夏、秋插的需15天左右发根。育苗移栽的可将插条插于营养袋或苗圃地。苗圃地的苗床通常宽1.2m、高30—35cm,春插如需提早进行,可用薄膜作保护性栽培。苗圃地苗床上的株行距通常采用5—6cm×6—8cm,大田插植的株行距按大田种植处理。
种子繁殖
民间至今仍误传守宫木不能用种子繁殖,但经试验后证实这主要是因种子干燥后失去发芽能力所致。
据试验证明,当果皮转为乳白色、种皮转为深黑色时,便可采收果实并去皮取种,但以果皮开裂或脱落后及时采收的种子最好。采种后将种子洗净,用水浮选,然后用湿沙贮藏。具体操作过程是:将沉于水底的种子与干净的河沙混匀,贮于疏水的容器内,但容器底、面及周围要放一层沙,以利于保水和防止种子靠壁或外露。另外,也可以采用在容器底部先垫一层沙,然后撒一薄层种子(撒时尽量防止种子靠到容器壁),再放一层沙,又放一层种子的层贮法。贮藏的种子需要定期浇水,保持湿润,严防发霉与鼠害。播种多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进行,如需提早,也可用薄膜加以保护。播种时,将种子从容器取出,筛去沙粒,用水浮选,取沉水的种子播于营养袋或苗圃地上进行育苗,也可直接播于大田,但以育苗为好。由于每公斤种子有1.9万—1.20万粒,故每667平方米通常用种子5—6kg,条播或撒播后覆土约1cm。
栽培技术
育苗栽种
育苗
守宫木的茎部容易诱发不定根的产生,所以,生产上守宫木的育苗一般都采用扦插繁殖方式进行,而不使用种子播种方式进行育苗。在华南地区宜选择3~6月或10~11月进行扦插繁殖。在这段时间,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植物的生长,生根容易。当然,在其他时间里,若采取相应措施,也可以进行。扦插时,从母株上选择茎粗0.4~0.6厘米,生长健壮的当年枝条作为育苗用的插条。截插条成10~12厘米,去掉叶片或仅留顶部1~2片叶,插入育苗床中。扦插深度5厘米左右,株行距6~8厘米×6~8厘米。床土可选用细沙或沙壤土。浇足底水,高温季节,要扣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以利保温保湿。育苗期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床土湿润。当棚内温度越过30℃时,侧面通风,降温。经15~20天,当插条生根后,移出定植。在华南地区春季也可直接把扦插插要栽培田里,这样可以省工、省力。
整地、做与定植
在多雨地区宜采用高畦栽培或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栽培。畦高20~30厘米,宽100~200厘米。定植株行距30~40厘米×40厘米。在华南地区,农民常用守宫木架篱,将菜园围起来,定期收获嫩梢,所以又将守宫木叫做“篱笆菜”。
田间管理
施肥灌水
定植前,在整地的同时,施腐熟有机肥3~5千克/平方米,过磷酸钙30~40克/平方米,肥与土混拌均匀。缓苗后追施稀粪(1:8~10)1次,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稀粪1次。每次收获后,都要追肥1次。定植时水要浇足,以后根据天气状况和植株生长时期确定浇水量与浇水次数。在华南地区秋季为一年当中的旱季,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干旱。尽管守宫木适应性强,可以粗放管理,但是土壤水分不足,会引起产品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始终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只有这样,植株才能正常生长。
中耕除草与植株调整
定植后,植株尚小,这时要注意防止草荒,以免影响植株生长。为了促进发根,缓苗后浅松土1次,松土深度3~5厘米,靠近苗的草用手拔除。由于经常浇水会使土壤板结,因此客观上也要求经常进行中耕松土。
随着植株不断生长,树冠逐渐变大。为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方便田间作业,需要进行植株调整。对生长太过繁茂的地方进行疏枝,对一些老叶需及时进行摘除。要及时去顶,促进侧枝发育。保持株高1.4~1.6米。
幼苗培育
苗圃宜选前作为水稻的砂壤土,经反复精耕细作,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复合肥20—30kg作基肥。扦插或播种后,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松土和酌施稀薄的腐熟农家水肥及尿素液。播种的要及时间苗。有薄膜保护的,要适时通风,并于定植前几天揭膜炼苗。在良好的条件下,扦插苗培育35—45天、种子苗培育60—70天便可定植。
病虫防治
守宫木一生几乎无病虫害。因此,守宫木是很值得大力开发的一种无公害蔬菜。在华南地区,守宫木有时也会遭受介壳虫和蜗牛的为害。一旦发生虫害,要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或进行人要捕杀。采收守宫木是一种多年生蔬菜,一次种植可多年收获。以采摘10~15厘米的嫩梢为宜。定植当年,当植株株高达30厘米以上时就可以陆续轻度采收。第1年产量较低。第2年,当株高超过1 米以后,分枝增加,产量也逐渐增加。成株以后产量基本稳定。如果管理得当,10~15年无需更园。
守宫木于幼苗期常见有地老虎、中华田园犬、尺蠖、蜗牛等为害,成年植株偶见尺蠖、晴蜓等为害,宜及时手捕或用低毒且失效较快的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鱼藤等喷杀。其主要病害为茎基霉腐病,多于高温高湿时发生,病发初期茎基表面出现白色菌斑,后期茎其皮部腐烂而导致全株失水,枯萎死亡。病发初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喷洒有效,到植株已枯萎时,宜及时将其拔除、晒干、烧毁,并向其附近植株茎基喷洒上述药物,防止病菌传染。通常,守宫木发生病虫害的机会不多,有些地区全年均无需使用农药。
采收
在华南地区守宫木的主要收获季节是4~11月。采收时,一般只采摘10~15厘米长的嫩梢。
华南地区主要是在露地进行周年生产,其他地区如果采取相应措施能在冬季安全越冬的话,那么也可以做到周年栽培,不断上市。
主要价值
【注意事项】:守宫木多作为蔬菜栽培,可植于庭院,也适合花盆种植。经研究,守宫木有毒,但有毒成分不明,建议不要食用。
【中毒途径】:过量或长期食用或生食均可中毒。
【中毒症状】:叶及果实有毒,中毒后会出现失眠,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肺纤维及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其它俗名】:越南菜、帕汪、树豌豆
【食用部位】:嫩叶
【食用方法】:炒食或作汤
【采收时间】: 1-12
【海拔】: 110-1100
【生境】:林下、路旁、山脚草丛中。
【分布区】: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金平、马关县。
【营养成份】: (g/100gfw)蛋白质:6.8a 糖类:11.6a 粗纤维:2.5a维生素B2:0.18a
维生素c:180a 胡萝卜素:4.94a(mg/100gfw)
钙:441a 镁:61a 铁:28a
【文献】:《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云南野生食用植物》
营养
守宫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具有其他蔬菜难于比拟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是普通蔬菜的6倍以上,胡萝卜素、维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倍以上,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蔬菜含量的4-5倍以上,可与辣椒媲美。每百克鲜嫩茎叶中含:热量310千卡、水分79.5%、脂肪1.8克、纤维1.9克、总酸0.14克、糖类6.9克、灰份2.09克、维生素a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0.18毫克、维生素c136-180毫克。每100克食用部分干物质含矿物质元素磷0.326克、钾3.225克、钠0.024克、钙0.723克、镁0.490克、铁0.086克;含微量元素铜16.586微克/克、锌82.13微克/克、锰82.13微克/克、4.94微克/克、碘24.97微克/克、19.94微克/克。含蛋白质37.22克、含氨基酸24.16克、其中天门冬氨酸2.04克、Thr1.12克、丝氨酸0.94克、谷氨酸4.96克、L-脯氨酸1.32克、甘氨酸1.28克、β-氨基酸0.68克、氨酸1.32克、甲硫氨酸0.3克、异亮氨酸1.17克、亮氨酸1.81克、酪氨酸0.9克、L-苯丙氨酸1.4克、赖氨酸2.06克、组氨酸的生物合成0.74克、精氨酸2.06克。
食疗
守宫木外形美观,嫩梢和嫩叶均可食用,而以嫩梢、嫩叶供食为主。煮(炒)熟后清香脆嫩,无其他食用野菜的异味,是绿色食品中不可多得的上等佳菜。守宫木带有特殊清香,纤维少,嫩叶柔滑,可作汤菜、炒食、凉拌,也可白灼、打火锅、烧烤,甚至生食。守宫木能补充人体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减少疾病,同时具有清凉去热、消除头痛、降低血压等功效。经常食用守宫木,养颜润肤,降压降脂、养肝明目,开胃消滞,清热解毒,利血祛湿,滋阴补肾,去腻醒酒,能有效防治肥胖症、小儿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和癌症,并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天然绿色食品,被誉为美容食品的“奇迹植物”。
关于守宫木
守宫木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高级蔬菜,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6-10克,还含有胡萝卜、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丰富的矿物质。
特别是守宫木具有耐热耐湿的特性,生长旺盛,且病虫害少,一般不用农药;同时由于守宫木为多年生植物,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配合嫩枝叶的采收,还可达到刺激新梢生长的目的,只需施用一些有机肥,因而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很有发展潜力。
一些东南亚国家将守宫木作为绿篱栽培,既美化了环境,通过修剪嫩枝控制株高,也得到了新鲜的蔬菜。还有人利用其绿篱作为软化蔬菜栽培时的遮荫树,可谓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