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罗薯(学名:薯蓣属 poilanei)是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省、海南省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山沟灌丛中和林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吊罗薯蓣是一种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圆柱形,呈不规则分枝,新鲜时外皮土黄色,干后灰黄色,质硬,除去须根,表面常残留有圆点状须根痕迹。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薄革质,三角状深心形或近三角状箭形,长10-12厘米,宽6-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裂片圆耳状,两面无毛,网状脉较明显;叶柄短于叶片,有时茎中部以下叶柄基部两侧有短刺。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花序,长达20厘米,1-4个聚生于叶腋;雄花有梗,长约2.5毫米,单生或2朵着生,稀疏排列于花序轴上;花被基部联合成管,顶端6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外轮较宽,内轮较狭,长约1毫米,反曲;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管口部,长不超过0.8毫米。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
蒴果黑三棱状,卵圆形,顶端平截,长2.8-3.2厘米,宽 1.5厘米,古铜色,有光泽;种子扁圆形,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成熟时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保护现状
吊罗薯蓣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地方性绝灭(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