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罗会议遗址:榜罗镇位于通源县西南方,距县城50公里,历史上是通渭县四大镇之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当时居住着几百户人家。

历史事件

1935年9月25日夜,红军第1方面即“陕甘支队”渡过渭河,傍陇西县界。26日到达榜罗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在这里的小学校里看到了好多的报纸和刊物。

先于20日至22日哈达铺期间,毛泽东就从1军聂荣臻政委送来的一张《山西日报》和1军直属连缴获的其它几张中国国民党报纸上初步掌握了陕北已经有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且徐海东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也已到达陕北的情况。在榜罗镇小学校,毛泽东等又对这许多的报纸和刊物进行了详细地阅读和引证,从中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全国的形势和陕甘苏区的情况。27日,遂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议根据新的情况,彻底改变了12日俄界会议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既定方针,在哈达铺会议“到陕北去”的基础上,正式作出: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

28日凌晨,细雨迷蒙。为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陕甘支队在榜罗镇小学门前的打麦场上,召开了连以上1000多名军政干部参加的大会。毛泽东首先登台作报告,报告指出了日本侵略我国北方的严重性,介绍了陕北根据地红军的状况,提出要避免同中国国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达陕北集中,并向全军公开宣布: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毛泽东号召:同志们,我们要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去,我们要会合25、26、27军的同志们去,陕北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前线上去!任何反革命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我们已经过了两个关口——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渭河,现在还有一个关口,就是在固原市平凉市间的一条封锁线。这将是我们长征的最后一个关口。……同志们,努力吧!为着民族,为着中国人民不做亡国奴,奋斗向前!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已经表示给中国、全世界的人民看了!让我们再表示一次吧!同志们要知道,我们的人数固然比以前少了些,但是,我们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所萃,我们担负着革命中心力量的任务,以前如此,现在亦如此!我们自己知道如此,我们的朋友知道如此,我们的敌人也知道如此。

毛泽东的讲话,引起与会干部强烈的共鸣。艰苦的长征已经十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家”可回了。大家的心情非常激动,尽管秋雨洒湿了军衣,冷得发抖,但都静静聆听着领袖的讲话、憧憬着革命的未来。当毛泽东讲话结束,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随后,中共中央张闻天总书记、陕甘支队彭德怀司令员、林彪副总令员也讲了话,阐述了北上抗日的意义,要求各部检查群众纪律,做好进入陕北苏区的准备。

支队干部会后,各连队立即召集党的支部会和军人大会,研究贯彻会议精神的措施,提出了开展整顿军容军风军纪、做群众工作,扩大新战士、进行革命宣传等工作的比赛。各大队还书写、张贴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红军是帮助工人农民谋利益的军队”“消灭中国国民党一切苛捐什税”等标语。10月22日,在陕北吴起镇,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正式批准榜罗镇会议的决定,充分肯定了榜罗镇会议的正确决策。

历史观光景点

1978年,省文化主管部门拨专款,在此修建了“革命文物陈列室”,收藏着“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红军是帮助工人阶级、农民谋利益的军队”等10多条标语和子弹箱、背篓等十几件文物,纪念场所建筑物相对完好。1979年,在原榜罗小学旧址修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1981年10月9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定西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7月1日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4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初,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列入全国1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内的100个红色旅游景点名录,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