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1982年,周忠和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1986年,周忠和本科毕业。1989年,周忠和获古鱼类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周忠和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留学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1999年,周忠和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周忠和被聘任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2010年,周忠和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12月,周忠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10月,周忠和当选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2015年,周忠和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018年,周忠和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20年9月5日,周忠和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23年3月10日,周忠和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025年8月,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

周忠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以及带毛恐龙、翼龙,生物地层学和热河生物群演化与环境关系。周忠和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找到了一系列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和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发现并命名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通过深入研究早期鸟类的系统演化,丰富了人们对早期鸟类的认识。

周忠和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二等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5年,周忠和出生于江都区。1982年,周忠和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1986年,周忠和本科毕业。之后,周忠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地学部,师从苏德造教授研究中生代鱼类。

工作经历

1989年,周忠和获古鱼类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1995年,周忠和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留学,师从世界古鸟类专家马丁教授,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1999年,周忠和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古鸟类学博士学位。同年,周忠和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并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

2007年,周忠和被聘任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2010年,周忠和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8月,周忠和就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2011年12月,周忠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10月,周忠和当选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2015年,周忠和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016年,周忠和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2018年,周忠和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20年9月5日,周忠和加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任人文学院院长。2023年3月10日,周忠和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025年8月,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

研究方向

周忠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以及带毛恐龙、翼龙,生物地层学和热河生物群演化与环境关系。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忠和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找到了一系列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和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发现并命名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通过深入研究早期鸟类的系统演化,丰富了人们对早期鸟类的认识。有关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990年,周忠和与两位研究人员在辽西地区挖掘化石的过程中发现了白鲟祖先的化石。后来,他一个人在辽西继续寻找,虽然没找到鱼类化石,却找到了两块珍稀的鸟类化石。这两块化石后来被证明距今1.2亿年左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类似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鸟类化石,其中一件被命名为“华夏鸟”,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一个长期的空白。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论文著作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期刊论文

仅举例部分,参考资料

科普杂文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参演作品

综艺论坛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1999年,周忠和回国后担任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热河生物群研究课题组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学者。例如,被国外媒体誉为“最有前途的新一代古生物学家之一”的徐星,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有关“二连巨盗龙”的研究成果,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2025年年2月,周忠和的学生王敏在《自然》期刊(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其带领的团队发现了距今约1.5亿年的全球最古老鸟类之一“政和八闽鸟”,在鸟类早期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周忠和研究发表了20多种早白垩世发现的新的鸟类化石,在脊椎动物的进化,特别是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分异辐射、飞行进化、功能形态、胚胎发育和生态习性的分异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突出的发现和成果,推动了中国在中生代鸟类研究领域的工作,并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此外还在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等方面有较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周忠和的发现带动了随后发生的鸟类进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突破。 (美国古鸟类学家Alan Feduccia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撰写评论文章)

参考资料

周忠和.南京大学.2025-08-06

周忠和院士当选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2025-08-06

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加盟中科大,出任人文学院院长_人事风向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09-0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名单.人民网.2024-08-22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百家号.2025-08-06

院士说|热河生物群隐藏的生命演化密码 .百家号.2025-08-06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 周忠和院士:科学家做科普绝不是不务正业 .微信公众号.2025-08-06

一个人的万物起源.豆瓣读书.2025-08-07

演化的力量.豆瓣读书.2025-08-07

研究队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5-08-06

高山书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 .科学网.2025-08-06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无党派人士) .人民网.2025-08-06

#大先生嘉宾官宣# .新浪微博.2025-08-06

全国政协常委周忠和:寻找生命演化的蛛丝马迹.人民政协网.2025-08-07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踏野寻踪,笑论古今(上) .微信公众号.2025-08-06

2025 生命科学奖 获奖人.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25-08-07

“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人选公示 .科学网.2025-08-06

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在京举行 王沪宁为获奖政协委员颁奖.人民政协网-今日头条.2025-03-03

【科技日报】周忠和:古鸟类化石的当代伯乐.中国科学院.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