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跃式甲板(ski-jump deck)是航空母舰甲板中的一种类型,主要运用在中小型航母或者训练型航母上,协助舰载飞机起飞。

最早的滑跃甲板为英国人发明,1973年,英国皇家海军中校道格拉斯·泰勒发表论文,提出飞机在上翘的斜坡面上进行滑跃起飞的概念。英国皇家空军研究院于1976年完成陆上原型的建造。1977年至1978年,英国共利用“鹞”式战机进行400多次起落试验,甲板上翘角度范围为6至17.5度。197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所造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前段建了一个角度为7度的滑跃甲板。后来,英国改造“竞技神”号航母时,滑跃甲板采用12度角,以达到最佳效果。到了80年代中期,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再次经过改进,滑跃角度进一步增加到14.3°,通过多轮米格战斗机29和苏-27系列飞机的验证,最终认定14.3°滑跃角度最为适合。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突破舰载机滑跃起飞等飞行关键技术。此外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也同样采用滑跃式甲板起飞方式。

滑跃式甲板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可靠性更强的优势,并且维护简单。但滑跃甲板会限制战斗机起飞重量,导致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都大受影响。从总体作战性能上来看,滑跃起飞型航母搭载隐身舰载战斗机后,其防空制空能力、纵深对陆对海攻击能力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历史沿革

背景

1910年,“伯明翰”号战列舰上一架螺旋桨战机一飞冲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舰载飞行。30多年后,麦克唐纳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架喷气式舰载机FH-1,将舰载机发展带入喷气式时代。无论是螺旋桨还是喷气式,舰载机飞行技术攻关始终是航空设计师为之头疼的难题。为了达到“弯弓连射”的战斗目标,舰载机被多次锻造升级,但重型舰载机的短距起飞是科研人员要解决的头等难题。随着科技发展,现代航母上的舰载机主要采用弹射和滑跃起飞两种方式,实现快速“发射”。但并不是所有国家海军航母都配备弹射器。没有“弹力”加持,把数十吨重的舰载机送上天,于是就产生了滑跃式甲板。

发展过程

滑跃式甲板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率先提出了滑跃式起飞的概念。1972年冬天,正在观看跳台滑雪表演的英国皇家海军中校道格·泰勒想到滑雪运动员可以从跳台边缘滑跃弹出,舰载机也能实现滑跃起飞。次年,道格·泰勒提出滑跃起飞的概念。英国皇家空军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于1976年完成陆上原型的建造。1977年和1978年两年间,英国共利用“鹞”式战机进行了400多次起落试验,甲板上翘角度范围为6—17.5度。197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所造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前段建了一个角度为7度的滑跃甲板。试验表明,该滑跃甲板可使飞机的载荷增加20%,或在同样载荷的情况下,使滑跑距离缩短40%。后来,英国改造“竞技神”号航母时,滑跃甲板采用了12度角,达到最佳效果。到了80年代中期,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再次经过改进,滑跃角度进一步增加到14.3°,通过多轮米格战斗机29和苏-27系列飞机的验证,最终认定14.3°滑跃角度最为适合。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突破舰载机滑跃起飞等飞行关键技术。此外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也同样采用滑跃式甲板起飞方式。

主要分类

从外观上看,有些航母的舰艏甲板的设计不是平直的,而是弧形上翘的结构,使战机沿上翘的曲线跑道起飞,从而获得向上的动量,这便是滑跃起飞甲板。它可使飞机在较短的距离上完成在平直跑道上需较长距离才能完成的起飞。滑跃起飞甲板的设置又可细分为整体式滑跃甲板和部分式滑跃甲板。

整体式滑跃甲板

整体式滑跃甲板,也就是航母的滑跃起飞甲板的宽度占据了整个舰艏的甲板。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和新下水的“维克兰特”号、我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就采用了整体式滑跃+斜角甲板的布局。

和平直通长甲板相比,滑跃式甲板在起飞区结构上的不同,导致其甲板停放飞机的数量减少,造成了一个波次出动飞机能力的差异。此外,滑跃式起飞的舰载机武器和燃油的携带能力低于在平直通长甲板上采用弹射式起飞的舰载机。这最终限制了重型舰载机在作战半径和武器挂载能力上的优势不能完全发挥。此外,像预警机这样的固定翼飞机也无法在滑跃式甲板上起飞,只能用直升机来代替,这大大削弱了航母自身的空中预警能力。

部分式滑跃甲板

部分式滑跃甲板,其宽度只占据了舰艏甲板的部分宽度,或者也可以说在舰艏甲板安装了一座滑跃起飞跳台。上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了滑跃式起飞的概念,此后在70年代建造、80年代服役的三艘“无敌”级航母均采用了部分式滑跃起飞甲板。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滑跃起飞+长方形直通式甲板。

优劣势

优势

滑跃式甲板,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可靠性更强,毕竟滑跃式甲板不会出现故障这一说法,只要前边没有障碍就可起飞。而且,起飞风险小,滑跳离舰时一瞬间飞机会向斜上飞跃 ,不易坠落、不易触到大浪。并且避免了弹射器弹射时巨大的过载,使飞行员昏迷的风险。

劣势

滑跃甲板会限制战斗机起飞重量,导致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都大受影响。

滑跃式和弹射式甲板起飞区别

滑跃式起飞就是让舰载机从滑跃甲板起飞,这需要飞机的发动机具有很强的推动力,能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推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滑跃式起飞的优势很多,单位时间内出动多架次飞机时,使用滑跃式居多,主要是因为弹射式起飞需要先把飞机牵引到弹射锁定区,由专门的人员固定,等人员离开后才能开始起飞。而滑跃式只要飞机前面没有障碍就可以起飞。滑跃离舰时飞机会获得向斜上的力不易坠海,且离海面较高不易触到大浪。而弹射式起飞跑道是平的,离海高度也低,而且弹射时巨大的过载可能使飞行员产生意识昏迷。滑跃式起飞省去了修复弹射器的工作,一旦跑道损坏简单修补后飞机仍可以继续起飞,而弹射器一旦损坏舰载机就无法起飞。但滑跃式起飞缺点是起飞中会耗费大量燃油,使作战半径缩小,而且一般不用于起飞大型飞机,如预警机战略运输机等,而这种情况下预警任务只能依靠不能担任指挥协调任务的预警直升机。就操作难度来说,弹射和滑跃两种方式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其难度各有不同的特点。滑跃式起飞时需要较长跑道,甲板面积要大过相同战力的弹射式。在高海情的情况下,滑跃式甲板的颠簸可能导致舰载机在滑行时比弹射时更难以控制,舰载机可能发生偏航。而弹射式滑行是锁定的,不容易偏航。

应用与示例

滑跃式甲板主要用于中小型航母或者训练型航母。

影响意义

从总体作战性能上来看,滑跃起飞型航母搭载隐身舰载机后,其防空制空能力、纵深对陆对海攻击能力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

【军事科普】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中国国情.2024-06-19

微观航母之飞行甲板.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2024-06-19

“弹射加滑跃”综合弹射与滑跃两种起飞方式的优点有哪些?是不是舰载机最好的起飞方式?.今日头条.2024-06-19

英国最大航母,先进又实惠.人民网.2024-06-19

国产航母滑跃甲板角度为12度 为何比辽宁舰少两度?.新浪网.2024-06-19

揭秘中国航母“三舰客”,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各有何突破.腾讯网.2024-06-19

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光明网.2024-06-19

讲武谈兵|隐身舰载机现身于滑跃型航母,对提升战力有何帮助.澎湃新闻.2024-06-19

海上弯弓:舰载机的腾飞之路.中国军网.2024-06-19

航母甲板:托举战机翱翔.中国军网.2024-06-19

逼死强迫症,酷似七巧板,航母甲板为什么不对称?.上观新闻.2024-06-19

逆天!中国075型攻击舰居然装上了“滑跃式甲板”?.腾讯网.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