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敬:(1976- ),山东青州人,复旦大学博士,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理事,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人物生平

1998年7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

1998年9月保送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梅新林先生,学习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

2001年6月留校工作至今。

2001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陈允吉先生学习佛教与中国文学,2004年9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为胡明先生。

2005年9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10年12月晋升为教授。

曾获得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省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

代表作有《游记文体之辩》(合作)、《寒山:一种文化现象的探寻》、《〈西游记〉:秩序与自由的悖论》、《和合神考论》等。

出版著作

明清小说:

《论\u003c西游记\u003e第九回“渔樵攀话”的功能与意义》,崔小敬,《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1期;P-66先锋式战斗机76;

《传播学视域中的\u003c西游记\u003e研究》,崔小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世:\u003c西游记\u003e的结构模式与意义复调》,崔小敬,《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2期;P43-54;

《\u003c西游记\u003e:秩序与自由的悖论》,崔小敬,《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P133-136;

《20世纪\u003c西游记\u003e研究 》,梅新林,崔小敬编著,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327页;

《贯通红楼艺理与哲理的总纲:\u003c红楼梦\u003e艺术原理研究之一》,梅新林,崔小敬,《红楼梦学刊》;2003;第1期;P237-253;

《现实时空与魔幻时空:\u003c红楼梦\u003e艺术原理研究之二》,梅新林,崔小敬,《红楼梦学刊》;2003;第3期;P38-65;

《“还泪”奇缘》,崔小敬,《红楼梦学刊》;2004;第2期;P335-339;

《从“索泪”到“还泪”》,崔小敬,《光明日报》;2004.01.14;

《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u003c西游记\u003e与\u003c红楼梦\u003e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崔小敬,《红楼梦学刊》;2000;第2期;P323-333;

《\u003c西游记\u003e文献学百年巡视》,梅新林,崔小敬《文献》;2003;第3期;P245-254;

佛教与中国文学:

《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演变》,崔小敬,《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3期;P56-64;

《寒山:一种文化现象的探寻》,崔小敬,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寒山:重构中的传说影像》,崔小敬,《文学遗产》;2006;第5期;P36-43+158;

《佛道争锋与寒山形象的演变》,崔小敬,《宗教学研究》;2006;第4期;P105-109+222;

《寒山和寒山诗的传奇历程》,崔小敬,《文史知识》;2005;第6期;P56-56;

《寒山研究的新思路》,崔小敬,《光明日报》;2004.11.24;

《寒山:亚美三大文化圈中的不同接受与启示》,崔小敬,《光明日报》;2004.04.07;寒山及其诗研究,复旦大学;2004;

其他:

《\u003c东游记\u003e十九回蓝采和歌词考源》,崔小敬,《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P152-155;

《和合神考论》,崔小敬,《世界宗教研究》;2008;第1期;P75-87;

《“紫姑”信仰考》,崔小敬,许外芳,《世界宗教研究》;2005;第2期;P140-147;

《游记文体之辨》,梅新林,崔小敬,《文学评论》;2005;第6期;P39-45;

《由“游”而“记”的审美熔铸─—中国游记文学发生论》,梅新林,崔小敬,《学术月刊》;2000;第10期;P82-87;

《走向成熟的唐代游记文学》,梅新林,崔小敬,《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3期;P101-106;

张舜民\u003c郴行录。考论》,梅新林,崔小敬,《文献》;2001;第1期;P151-158;

《生存的苦涩与死亡的超越——论阮籍的悲剧人生》,崔小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2期;

《一竿风月 无限烟霞--中国古典诗词中渔父意象探源》,崔小敬,《文史杂志》;2001;第1期;P22-26;

《凡人传记的超凡世界》,崔小敬,《文艺报》;2001.08.04;

《论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梅新林、崔小敬,《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P149-156,19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