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wise浏览器,一般人们都认为Mosaic(网景浏览器的前身)是第一款图形网页浏览器。尽管Mosaic曾引领了网页浏览器的变革,但事实上,世界上首款图形网页浏览器应该是Erwise。

开发历史

1991年,在罗伯特·卡里奥(Robert Cailliau)的启发和鼓励下,还是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在校生的金·尼伯格(Kim Nyberg)、蒂穆·兰塔宁(Teemu Rantanen)、卡蒂·索米内(Kati Suominen)和凯瑞·赛德马兰卡(Kari Sydänmaanlakka),决定开发一个新的浏览器,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学士研究课题。

次年四月,首款图形网页浏览器Erwise诞生。值得一提的是,Erwise已经可以支持多窗口运行,用户可以点击超链接打开另外的窗口。

那么这群年轻人是如何想到开发图形网页浏览器的呢。万维网之父蒂姆·李(Tim Berners-Lee)曾提出,图形浏览器将使网页更加易用,这项图形工程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这四位开发者因此选择了这项浏览器工程。Erwise的开发者之一金·尼伯格透露,我们后来也关注过Mosaic,但我们发现Mosaic中存在很多已经在Erwise中解决的问题。金·尼伯格甚至还向Mosaic开发者发送了电子邮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

为什么Erwise浏览器最终没有成为网页浏览器的先驱呢。因为当时的芬兰经济正处于衰退期,国家濒临破产,风险投资根本就无从谈起。而美国硅谷最终铸就了Mosaic浏览器的辉煌。蒂穆·兰塔宁透露,在当时的芬兰,我们不可能把Erwise浏览器商业化。唯一盈利的途径就是期望网景可以收购我们开发的产品。尽管我们开发的Erwise已经达到了Mosaic的最初水平,但Erwise还是个半成品,我们本应该让Erwise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运行。但是,最终我们放弃了。

Erwise是为运行X的Unix计算机编写的,并使用了W3通用访问库。它的显著特点包括使用了多字体文本,链接是带有下划线的,需要双击访问,可以执行多窗口操作,也提供了可选的单窗口模式,以及可以打开本地文件。然而,Erwise的英文文档很少,一些按钮是用于尚未实现的功能。严肃的编码工作始于1992年3月左右,Alpha版本可通过info.cern.ch的匿名FTP获取,截至1992年4月15日。源代码于1992年8月在www-talk上发布。尽管Tim Berners-Lee本来会继续Erwise的工作,但他无法这样做,因为Erwise的代码是用芬兰语记录的。此外,Erwise在某些Unix版本上会崩溃,蒂姆·李将其归因于Motif实现不佳。

软件特点

以下是该浏览器的重要特征:

它使用了多种字体的文本。

Erwise 浏览器的链接带有下划线。要访问链接,您必须双击链接。

Erwise 可以执行多窗口操作,但也可以使用可选的单窗口模式。

Erwise 可以打开本地文件。

Erwise 几乎没有英文文档。

有些按钮用于未实现的功能。

蒂姆·伯纳斯·李会继续埃尔怀斯的作品。他不能这样做,因为 Erwise 的代码是用芬兰语记录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