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根草,又名铁线草或蟋蟀草,即禾本科牛筋草。巴根草特别耐涝耐旱。又特别耐热耐寒。巴根草根草的叶和茎会变成金黄色。叶子枯萎,化为柔软保暧的植物纤维,保护着草茎和草根。

识别

①秆匍匐地面,长达1米。

②叶鞘具膏,鞘口通常具柔毛;叶片线形,下部者因节间缩短似为对生。

穗状花序,3~6枚呈指状簇生于茎顶,小穗灰绿色或带紫色,花药黄色或紫色。

性状

本品根状茎细长呈竹鞭状。匍匐茎部分,长可达1米,直立茎部分长10~30厘米。叶线形,长1~6厘米,宽1~3厘米;叶鞘具脊,鞘口通常具柔毛。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

全草含粗蛋白质、粗纤维、木质素、灰分、钙、磷、镁。尚分离出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软脂酸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长3-4毫米,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囊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被2,折叠,具5脉。染色体2n=18(Авдулов,1931等;Moffett,Hurcomoe,1949)。花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巴根草特别耐涝耐旱。当气候干旱时,巴根草的叶子更小更少了,茎上的节更多更多更密了,当其他草本植物因干旱而枯萎时,巴根草却依然在旺盛地繁殖。当发生水涝时,巴根草的叶子更多更大了,茎上的节却更长更稀了,眼看着其他草因水涝而枯萎,巴根草却依然在旺盛地繁殖。

巴根草又特别耐热耐寒。烈日炎炎的盛夏,巴根草长得绿荫葱葱,看到她便会产生一丝凉意。到了数九寒冬时节,巴根草的叶和茎会变成金黄色。叶子枯萎,化为柔软保暧的植物纤维,保护着草茎和草根。

分布范围

产我国南北各省区;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分布于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主要价值

本种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