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3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蒙古族人(兼满族血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后奔赴解放区.1948年夏天,进入设在晋察冀的华北大学学习,该年底留校任教.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哲学和逻辑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逻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和北京市逻辑学会会长.
个人成就
方华教授毕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从事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敬业乐群,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关心群众,团结同志,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长期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精力,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逻辑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61和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创办逻辑学专业本科,培养数十名逻辑学教学和研究人才.
方华教授长期担任逻辑学和方法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主持和编写多种教材,如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集体编写的《形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论文主要有《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9期),《怎样使概念明确》(《人民日报》1962年12月),《谈谈形式逻辑的发展问题》(《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年第2期)等。写作文风崇尚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在长期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培养了大批哲学和逻辑学的专门人才,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重要影响,享有很高的声望.
方华教授长期担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副会长,贯彻党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方针,联合全国学术力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推动和发展中国逻辑界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中国逻辑学界的团结奋进贡献卓著。
逝世
方华教授离休后,依然关心逻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关心中国和北京市逻辑学会的工作以及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晚年不幸罹病,以至行动困难,失忆失语症,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02年5月7日仙逝,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