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英,女,1969年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教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现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光学教学研讨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光电专委会委员,《应用光学》编委。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激光软件方面的课题一项。

人物经历

起止年月 校(院)及系名称 专业 学位

1986.9-1990.6 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 光学仪器 学士

1990.9-1993.6 四川大学,光电科学技术系 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硕士学位

1994.9-1998.6 四川大学,光电科学技术系 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博士学位

起止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2011/01-至今“985”科技创新平台 学术带头人

2011/01-2015/12 四川大学 总装十二五预研项目负责人

2009/01-2012/12 四川大学 国防973课题负责人

2005/06-2005/08 四川大学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04/06-2004/08 四川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04/05-至今 四川大学 博士生导师

2004/03-2004/05 四川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1/07-2017/05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副院长/教授

2017/06-今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激光技术和光通信、激光线性和非线性传输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等。她在国内外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要贡献

近年来,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介质中高功率激光束的非线性光学灾变研究”,四川省跨世纪杰出人才基金项目“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固体激光系统的计算模拟和实验研究”,国家高技术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大型阵列式玻璃激光泵浦腔的计算模拟”,中物院课题“DPSSL泵浦动力学及热应力模拟研究”等。

近五年主要从事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新型激光技术、微纳光学材料和器件、光学传感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5年来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等课题,经费逾1000万元。所在课题组与美国德国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团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发明专利

冯国英, 冯琛, 周寿桓, 鲜佩. 超小型微腔气体传感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12 1 0171878.2    冯国英, 张秋慧. 调制被控激光光束相位的方法及其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2010 1 0210237.4    冯国英, 马再如, 欧群飞. 多脉冲叠加放大器与飞秒激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激光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05 1 0021632.7    冯国英, 杜永兆, 周寿桓 基于空间相位调制的环形共光路点衍射干涉仪,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0 1 0577125.2    冯国英, 邓国亮, 李玮 周寿桓. 激光光束M因子矩阵的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08 1 0046487.1    冯国英, 杜永兆, 周寿桓. 马赫曾德点衍射干涉仪及其激光复振幅重建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1 1 0164464.2    G. Feng, Y. Du, S. Zhou. Circular common-path point diffraction interference wavefront sensor, 美国专利, 专利号: US- 2012- 0140242-A1

论著

• 1. 冯国英,周寿桓编著. 波动光学. 科学出版社,2013.(40万字)

• 2. 冯国英,陈建国,李大义,杨李茗译著. 光信息技术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0万字)

论文

1.

G. feng*

2.

G. Feng

3.

G\u0026Y Feng*

4.

G. Feng*

5.

G. Feng

6.

G. Feng*

7.

G. Feng*

8.

G. Feng*

9.

G. Feng*

10.

G. Feng*

11.

G. Feng*

12.

G. Feng*

13.

G. Feng*

14.

G.-Y. Feng

15.

G. Feng*

16.

G. Feng

17.

G. feng*

18.

G. Feng*

19.

G\u0026Y Feng

20.

G.-Y. Feng

21.

G. Feng*

22.

G. Feng*

23.

G. Feng*

24.

G.-Y. Feng*

25.

G. Feng*

26.

G.-Y. Feng*

27.

G. Feng*

28.

G. Feng*

29.

G. Feng*

30.

G. Feng

31.

G. Feng*

32.

G. feng*

33.

G. Feng

34.

Guoying Feng

35.

G\u0026Y Feng

36.

G. Feng*

37.

G. Feng*

38.

G. Feng*

39.

G.-Y. Feng

40.

G. Feng*

41.

G. Feng*

42.

G. Feng*

43.

G. Feng

44.

G. Feng*

45.

G. Feng*

46.

G.-Y. Feng

47.

G.-Y. feng

48.

G. Feng*

49.

Guoying Feng

获奖记录

序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排名)

1 2014 中国激光杂志社“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 1

2 2013 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3 2012 四川大学唐立新“青年科学之星奖” 1

4 2011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5 2010 NSAF基金优秀课题奖 1

6 2000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7 1996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6

8 1995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