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柳(拉丁学名:Salix integra),别名白箕柳、查干-巴日嘎苏、安榛衣普卡波得尔、白杞柳等,是杨柳科柳属的植物。其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其常栖息于沟坡、湖边、低湿地环境。

杞柳属灌木,高1-3米。树皮灰绿色。小枝淡黄色或淡红色,无毛,有光泽。芽卵形,尖,黄褐色,无毛。叶近对生或对生,椭圆状长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凹,全缘或上部有尖齿,幼叶发红褐色,成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中脉褐色,两面无毛;叶柄短或近无柄而抱茎。花先叶开放;苞片倒卵形,褐色至近黑色,被柔毛,稀无毛;子房长卵圆形,有柔毛,几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蒴果长2-3毫米,有毛。杞柳喜光,喜冷凉、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其花期5月,果期6月。

杞柳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其适应性强,可用于四旁绿化及工厂绿化,也是固沙防风的良好树种。杞柳枝条细长、韧性好, 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树叶可积肥。

形态特征

植株:杞柳属灌木,高1-3米。树皮灰绿色。小枝淡黄色或淡红色,无毛,有光泽。芽卵形,尖,黄褐色,无毛。

叶:叶近对生或对生,萌枝叶有时3叶轮生,椭圆状长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凹,全缘或上部有尖齿,幼叶发红褐色,成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中脉褐色,两面无毛;叶柄短或近无柄而抱茎。

花:花先叶开放,花序长1-2(2.5)厘米,基部有小叶;苞片倒卵形,褐色至近黑色,被柔毛,稀无毛;腺体1,腹生;雄蕊2,花丝合生,无毛;子房长卵圆形,有柔毛,几无柄,花柱短,柱头小,2-4裂。

果:蒴果长2-3毫米,有毛。

分布范围

杞柳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

栖息环境

杞柳常栖息于沟坡、湖边、低湿地环境。

生长习性

杞柳喜光,喜冷凉、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萌芽性强,生长快速。杞柳喜生于平坦、石灰性冲积土的细沙地上,在上层沙土较薄、底层为黏壤土或淤土细沙的河滩湿地上生长最好;在土质较好的轻碱地上也能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地方生长迅速;土壤干旱或土质盐碱的地方生长缓慢,且寿命缩短。其花期5月,果期6月。

繁殖方式

杞柳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春秋两季皆可移植,成活率高,苗木裸根沾泥浆即可。

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

选择青钱柳和二柳2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

栽培地选择

根据杞柳的生理特性,宜选择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栽植。水肥条件好可保证枝条生长旺盛,在浅积水2~3个月的地区,杞柳仍可正常生长。

适期栽植

杞柳种子微小易随风吹走,难以采集,采用穗条扦插进行无性繁殖成活率较高。在确定栽培地后,对土壤进行深翻,一般以30cm左右深度为宜。杞柳密植可按照8cm×35cm或10cm×30cm的密度进行栽植,为便于田间管理,栽植形式以带状栽植为宜,带宽3~5m,带距1m左右。可选择在早春季节萌芽前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也可选择在夏季和秋季,以早春进行扦插栽培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

插穗处理和栽植

一般宜选择根状茎粗1cm左右、一年生的插穗,且插穗生长发育良好、腋芽饱满、根茎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到木质化的子条作为种条。扦插前,将穗条剪成20cm左右长的枝段,上为平口、下为马耳形,剪口不能劈裂,上剪口下第1个小麦胚芽距剪口不要太近,间距1cm以上,以提高成活率和便于扦插。雨季栽植时,摘去木质化较好的穗条上的叶片,按上述标准将穗条剪成段,做好排涝搞错,随剪随扦,以防烂条。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和产量,在插条剪好后,应用1000mg/L的ABT生根粉浸沾5~8min进行扦插,扦插时要使地上部分露出2~3个芽,直插或斜插,不可倒插,插后踏实保墒。扦插后立即浇水,土湿达地表以下15cm,不可积水。此法可使扦插成活率达95%左右。为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在不改变其他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在浇足水、扦插前进行地膜或农膜覆盖后再扦插,地膜覆盖时要在地膜上覆盖1层细土,封住破损的地膜,提高成活率;农膜覆盖要注意封好压实,在室外气温20℃左右、萌发展叶后适时去除农膜。

肥水管理

杞柳根系发达,须根茂密,适应性强,喜温好光,耐寒、耐水淹。需水肥量大,喜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而又疏松的砂质土壤上,在淤积湿润的河滩地上尤其适合生长。在提高栽植密度的情况下,杞柳高产必须保证其足够的施肥量。密植柳田整地时要施足底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施37500kg/hm2左右的有机肥、900kg/hm2的复合肥和钾肥450kg/hm2。由于单株营养面积小且生长周期短,在杞柳生长的苗期(3月上旬至4月中旬)、生长期(4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期(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和扶壮期(扦插后3年)4个时期均要及时进行肥水管理。苗期的水肥管理较为关键,要灌足水,浅翻土壤防治土壤板结,施有机肥7.5t/hm2或尿素75kg/hm2,在苗床外开沟施入;生长期要及时进行中耕土壤和追肥,可施入450kg/hm2复合肥或尿素,促进地上部分营养生长,提高抗逆性;收获期追肥以喷洒叶面肥为主,喷洒750kg/hm2复合肥(300倍液),提高产量;进入扶壮期后产量大幅增加,施入有机肥12t/hm2或尿素100kg/hm2,保证杞柳的持续高产。

平茬、打杈

杞柳每年需平茬1~2次,与地面齐平处割除;每隔7~8年削茬1次,将老茬齐地面削平,以保持生长量并提高柳条质量。当年生柳条分枝能力较强,当萌发二次枝时应在二次枝木质化前进行打杈,打杈时避免伤害皮层形成伤疤,促进柳条长高并提高光滑度,保证柳条的使用价值。

病虫害防治

密植杞柳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锈病和杞柳跳甲蓝目天蛾金虫等。锈病发病时间为5—6月,主要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脱落,发病前可喷洒300倍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期喷洒2000倍25%粉锈宁2次,间隔10d;虫害一旦发现要及早防治,可使用吡虫啉1000~1500倍液或敌百虫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杞柳适应性强,可用于四旁绿化及工厂绿化,也是固沙防风的良好树种。

经济价值

杞柳枝条细长、韧性好,是柳编业的主要原材料。树叶可积肥。

参考资料

杞柳.inaturalist.2025-08-21

Salix integra.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8-29

杞柳.物种2000官网.2025-08-21

杞柳.植物智.2025-08-21

杞柳.inaturalist.2025-08-21

杞柳.inaturalist.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