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男,1945年5月生,江苏盐城人,1981年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训学、文字学、书法学。
人物经历
2019年,接受济南时报记者专访。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4年至1989年兼任中文系副主任。
现为山东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文字训诂与书法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
社会活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训诂学、文字学、书法学。
主要著述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语法》、《贾谊集校注》(二人合著)、《全国通用书法考级考核教程》(二人合著)等。
论文发表
《声训运用举隅》(《文史哲》 1986 年第 1 期)
《词类活用琐议》(《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 1988 年第 2 期)
《古代汉语虚词里的音近用同现象》(《淄博师专学报》 1988 年第 3 期)
《“浑”之语转蠡测》(《山东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古车名原》(收入中国矿大出版社 1989 年《汉语论文集》)
《杨树达语源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文史哲》 1991 年第 1 期)
《沈兼士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 》(齐鲁书社 1991 年《语言学要籍解题》)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同上)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同上字)
《张揖评传》(收入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年《中国语言学家评传》)
《声训原理初探》(《山东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1 期)
《读贾谊 〈新书〉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丛刊》 1992 年 4 期)
《谈谈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 〈韩诗外传今译〉正误 》(《山东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孙坚奋书画集序》(山东大学出版社《孙坚奋书画集》 1994 年)
《“授鱼”与“教渔”》(《中国教育报》 1996 年 11 月 3 日)
《也说“怕译书名”》(《中华读书报》 1998 年 4 月 22 日)
《漫谈古籍书名的翻译》(《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2 期)
《关于〈六家诗名物疏〉》(《山东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源于商周,高于商周》(《大众日报》 1999 年 4 月 15 日)
《“小”义同源词类》(《人文述林》 1999 年第 2 辑)
《得失未知出心裁》(《山东大学学报》 1999 年增辑)
《独上高楼》(《中国书法》 1999 年第 8 期)
《历代书论精华选》(《大众日报》 1999 年 9 月 23 日)
《试说“方”的词义系统和词族系统》(《文史哲》, 1999 年第 6 期)
《独好修以为恒》(《中国艺术报·东方艺苑》 2000 年 4 月 7 日)
《遗憾太多难珍藏》(《中国艺术报·东方艺苑》 2000 年 8 月 11 日)
《养根而俟实,加膏以希光》(《大众日报》 2000 年 1 月 22 日)
《高标独立,古重辉》(收入《山东省书法理论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 2000 年,《书法导报》 2002 年 3 月 6 日、 3 月 20 日 转载)
《书学理论工作者的综合文化修养》(《书法》 2001 年第 5 期)
《 蒋维 教授之年受大任》(《大众日报》 2001 年 10 月 18 日)
《曾子的伦理思想》(《曾子及其里籍》,中华书局 2001 年 9 月)
《 \u003c 以学驭书 \u003e 的对话》(《书法报》 2002 年 2 月 18 日)
《异域同芳是书法》(《书法导报》 2002 年 11 月 13 日)
《应该重视书法文化教育》(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论文,《书法之友》 2002 年第 8 期转载)
《针对成人教育特点,改革训诂学教学》(《中国成人教育》 2002 年第 6 期)
《喜读〈书详注〉》(《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3 期)
《应该加强本土文化的意识》(《书法导报》 2002 年 11 月 27 日) 《应该加强保护文化资源的意识》(《书法导报》 2002 年 12 月 4 日)
《借来“清”字说峻翁》(《光明日报》 2002 年 12 月 5 日)
《启功先生赞成书法写汉字》(《汉字文化》 2003 年第 1 期)
《对〈“铭”字文化溯源〉的补充意见》(《汉字文化》 2003 年第 2 期)
《蒋维崧谈书法创作》(《书法报》 2003 年 2 月 10 日)
《以学驭书一硕儒》(《山东书法百家》,学苑出版社 2003 年 5 月)
《〈诗疑辨证〉提要》(《诗经要籍提要》,学苑出版社 2003 年)
《〈诗说〉提要》(同上)
《〈九经古义·毛诗〉提要》(同上)
《〈白鹭洲主客说诗〉提要》(同上)
《〈诗传诗说驳议〉提要》(同上)
《〈毛诗写官记〉提要》(同上)
《〈六家诗名物疏〉提要》(同上)
《启功·蒋维崧·书法人才与学科建设》(《启功先生书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2003 年)。
《山东书法界同仁追念邹振亚》(《中国书法》 2003 年第 8 期收录)
《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选评委笔谈》(《中国书法》, 2004 年第 3 期收录)
《读鉴斋》(收入《甲申小集》,华夏翰林出版社 2004 年)
《人格道德的修养》 ( 《齐鲁晚报》 2005 年 7 月 31 日)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 追忆启功先生之一》 ( 《山东大学报》 05 年 7 月 26 日 ,25 期)
《通过大字报认识的老师》, ( 《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16 日 ,27 期)
《贵为帝胄 贫为草民》, ( 《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23 日 ,28 期)
《幽默人生 幽默艺术》,(《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8 月 31 日 ,29 期)
《形义密合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6 日 ,30 期)
《仁慈为怀 广施博爱》,(《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13 日 ,31 期)
《借形标音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9 月 27 日 ,33 期)
《书法表现的汉字》,(《山东大学报》 2005 年 11 月 15 日 ,39 期)
《挽启功先生联 2 则》,(《中国书法》 2005 年 8 期)
《蒋维崧书法集出版说明及后记》,(《蒋维崧书法集》,中华书局, 2005 年 10 月)
《学垂典范 艺壮国光》,(《书法导报》 2005 年 11 月 23 日)
《与书家商讨错别字问题》(《 2005 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 2005 年)
《书法学科建设需要多种学科支持》(中国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文物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独立)
主要研究项目
《贾谊文选译》,省古籍
《贾谊集校注》,省古籍
《清人训诂笺评》,省古籍
《山东书法文献研究》,省古籍
《书法文化教育论》,省少儿书画基金会
《历代书法论着汇释》 ,省古籍, 1999-2002
《山东出土青铜器铭文书法研究》,省古籍, 2001-2005 0.5
《蒋维崧书法篆刻艺术》,蒋维崧教授硕果基金, 2003
《中国书法艺术研究基金项目》,2002
主持参与会议
1985年主持殷孟伦教授执教55周年暨学术讨论会。
1986年主持全国郑玄学术讨论会。
2000年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训诂学会2000年年会。
2002年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
2003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选评委会议。
2004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及论文评奖会议。
2004年中国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
2005年全国高校书法教学研讨会。
2005年9月全国高校书法教学研讨会。
2005年11月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展年学术讨论会。
2005年11月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讨论会。
2005年11月举办蒋维崧教授九十华诞暨执教66周年学术讨论会,主要策划、筹备、主持人,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山东省文联、山东书协联合主办。有论文,大会发言。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徐超:追美者,集美者-山东大学新闻网.山东大学新闻网.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