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6月,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
历史沿革
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3年的山东大学生物系达尔文教研小组,由方宗熙教授创立。1983年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室,1985年成为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008年获批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1年6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行。
研究方向
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涵盖海洋生物遗传学的多个层面,包括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海洋生物分子遗传学与分子育种、海洋生物细胞遗传学与细胞工程育种以及海洋生物基因组学与进化生物学等领域。
科研成就
实验室在海洋生物遗传学理论研究及育种技术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明奖1项,省级奖项18项。成功培育出了多种海水养殖新品种,如“荣福”海带、“蓬莱红”栉孔扇贝、“981”龙须菜、“海大金贝”虾夷扇贝、“爱伦湾”海带、“三海”海带、“蓬莱红2号”栉孔扇贝、“2007”龙须菜等,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精密仪器设备,建有贝类分子遗传学与育种、鱼类细胞遗传与发育生物学、藻类遗传改良与功能基因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多个研发平台。同时,实验室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和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设立单位,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均衡、优势突出的学术队伍。
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5名,其中包括9名教授、9名副教授。团队中有2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所有专任教师均具备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
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10-22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2
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协同创新网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