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珍故居,是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杨柳乡同合村毗河南岸的建筑,建于1893年,占地11亩。

彭家珍故居四周为土墙,墙外挖有沟渠,墙内种着竹子,房屋以土坯垒墙,以青瓦覆盖屋顶。后院是起居用的小四合院,梁、柱,皆用鸡翅木制成。1988年,彭家珍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政府对彭家珍故居进行了修复。2020年,彭家珍故居被公布为成都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1月,彭家珍故居杂草丛生,已是危房,相关部门回应已筹备修缮方案并上报。

历史沿革

彭家珍故居始建于清代。解放后,彭家珍故居被分给当地居民居住。1988年,彭家珍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政府组织居民迁出,并对彭家珍故居进行了修复。2020年,彭家珍故居被公布为成都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彭家珍故居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杨柳乡同合村毗河南岸,路旁有"彭大将军家珍故里"碑,碑高1.64米,宽0.85米,碑文单行楷书,嵌于石座中。

建筑结构

故居占地11亩,建筑面积占比约1/3。四周筑土墙,墙外有渠,墙内广植翠竹,房屋均以土坯垒墙青瓦屋面。院子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客房,左右厢房之间都有矮墙与院相隔,厅侧有过道通后完、梁榛上墨书"光绪十五年已丑季春月谷旦";"白水花砖,兰舍清风,仁里同居,长龄共享,廉泉让水,孝悌力田,宅卜安居"。后院为起居用小四合院,主要建筑的梁、柱,皆用鸡翅木制成。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人物

彭家珍,1888年生于金堂县姚渡(现青白江区城厢镇)。早年考入了四川武备学堂,后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07年,他加入清廷新建陆军,在军队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扫除障碍,彭家珍等京津同盟会同志决定谋刺清内阁总理袁世凯、军谘府副臣爱新觉罗·良弼等。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携带炸弹刺杀良弼,导致其重伤,第二天死去。良弼之死,清朝廷为之震惊,宗社党倾刻瓦解,2月13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南北终于统一在民国的旗帜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彭家珍也因弹片击中头部,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3岁。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多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故居周围杂草丛生,房子墙体开裂,部分墙砖散落一地,门口挂有危房警示牌。1月16日,金堂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一直密切关注着彭家珍故居的状况,目前相关修缮方案已筹备,并上报申请,后续将尽快开展修缮修复工作。

参考资料

【与革命文物的对话之....新浪微博.2025-01-17

成都市一处文保单位被曝杂草丛生成危房,属地:已筹备修缮方案并上报.百家号.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