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中国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

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

设置背景

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是依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行业、紧缺专门人才行业和艰苦行业中,选择若干专业领域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由地方和高校推荐,教育部、财政部择优遴选,每个专业点给予80万元的经费支持。第二至第五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由各地和高校按照规划,结合实际,择优推荐,每个专业点给予20万元的经费支持。

区别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学术性科研机构,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些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这些专科被称为“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有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立项的都是该校该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的学科,国家通过给予资金以及政策的倾斜保证该学科的发展,使其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向世界一流学科冲击。

两词比较

重点学科是遴选出来的,数量很少,分国家级和省部级。代表有这种博士、硕士学科的所有院校在该领域科研的最高水平。特色专业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而设置的,不能代表同类专业的最高水平,但相对其他没有这种特色专业的高校要具有优越性。特色专业可能发展成重点学科,但有较大的难度。

名单

第一批名单

第二批名单

第三批名单

参考资料

网站地图.中国教育在线.2021-07-06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25-07-20

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阳光高考.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