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主要研究、教学领域包括文学理论、晚清小说、文化研究等。其数十篇中英文学术成果发表于《文艺研究》、《学术研究》、《文艺争鸣》、《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鲁迅研究月刊》、《中山大学学报》、《读书》、《现代中文学刊》、《中国图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等和中国台湾、英国、美国各地。

人物经历

2008年11月,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2010年12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6月,任副教授。2013年9月中秋节后,将调往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硕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

主讲课程

2009- 中山大学中文系

艺术文化学/文化研究关键词(研究生)。2011秋。

细读晚清小说及社会文化(本科专业选修)。2010春。

文学概论(本科专业必修)。2009秋,2010春,2011秋,2012春,2012秋。

西方现代文论(研究生)。2009春。

文学/文化解读(本科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2009春(公选、专选),2009秋(公选、专选),2010秋(公选、专选),2012春(公选)。

大学语文(本科公共必修)。2012秋。

2002-2007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化系

中国文学概览(英文)/ Chinese 7A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文学 and Culture: Pre-modern Period)。2004秋。

古代汉语/ Chinese 110B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II)。2007秋。

中级现代汉语/ Chinese 10A and 10B (Second Year Chinese) and 10AX/BX (designed for Chinese-heritage students)。2003秋,2004春、夏、秋,2005春、夏、秋,2006春、夏。

初级现代汉语/ Chinese 1A and 1B (First Year Chinese) and 1AX/1BX (designed for Mandarin-heritage students) and 1AY/1BY (designed for other dialects-heritage students)。2002夏、秋,2003春、夏,2004夏,2005夏,2006夏,2007春。

研究方向

晚清小说与社会。

主要贡献

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Give Me a Day,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World”: Chinese Fiction Periodicals in Global Context,1900-1910(《“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小说期刊(1900-1910)》)。指导委员会成员:Andrew F. Jones, William Schaefer, Gautam Premnath。

硕士学位论文:“Producing Modernized Children: The Pedagogical Novel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wentieth Century China”(〈培育现代儿童:中国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教育小说〉)。指导委员会成员:Stephen H. West(奚如谷), Andrew F. Jones, Wen-Hsin Yeh(叶文心)。

学位论文:〈鲁迅周作人的儿童观以及中国现代童话问题〉。指导教授:陈平原

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献

1、“歌剧本性”再思——统合声音与意义的“人声”问题. 王敦.中国音乐,2024(03)

2、歌剧之“声”——声音现象学与歌剧艺术实践的互为阐释. 王敦.中国音乐学,2024(02)

3、 电影发声:声音与影像的捉迷藏. 王敦.电影艺术,2023(06)

4、听觉本体论建构:唐·伊德的“声音现象学”. 王敦.学术研究,2023(03)

5、当人文研究遭遇“听觉”课题:开拓中的学术话语. 王敦.东岳论丛,2018(08)

6、“听觉文化研究”与“声音政治批评”的张力与互补——与周志强商榷. 王敦.探索与争鸣,2018(07)

7、美国商城的听觉景观:程式性编排的背景化音乐对商业空间的建构. 乔纳森·斯特恩;王敦;袁雪飞.文学与文化,2017(04)

8、城市的声音:现代早期欧洲城镇的声音景观. 大卫·加里奥;王敦;李泽坤;李建为.文学与文化,2017(04)

9、音响生态学:都市空间的声音秩序. 罗兰德·阿特金森;王敦;高宇.文学与文化,2017(04)

10、“听觉名片”. 王敦.中国图书评论,2017(01)

学术活动

1、〈“文学概论”课程的断层:“期待”与“接受”之间〉,“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2011年10月22-23日。

2、〈贾宝玉为什么“热念如焚”地去了上海市?——从1900年后中国旧小说的续写看时空表述的现代重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上海:2011年8月9-11日。

3、〈听觉文化研究:文化和审美研究的一个新角度〉,“美学与文化生态建设”国际论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广东省南昆山:2010年9月1-2日。

4、〈政治的高塔与艺术的幽穴——解析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第一章里的两个中心意象〉,“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科学概论的危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哈尔滨市:2009年8月3-4日。

5、〈尝试非“宏大”的批评:以细读晚清《新石头记》为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暨“批评理论与当代文学生产”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暨南大学主办,广州市:2008年12月26-28日。

6、"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Periodicals as ‘Theme Parks’ of Modernity." Western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Ogden, Utah: Weber State University, September 28-30, 2006./(〈做为现代性“主题公园”的中国二十世纪初期小说期刊〉,美国亚洲学会2006西部年会。奥格登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2006年9月28-30日。)

7、 "Notes on Different Auto/Biographical Mentaliti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Approaching the Auto/Biographical 转动: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Biography. June 21-24, 1999./ (〈中西自传/传记文体意识差异〉,自传/传记文学的契机:第一届国际自传/传记文学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6月21-24日。)

主持研究项目

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985专项(国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09年度“西风东渐下的中国都市听觉文化:从晚清到现代”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规划项目“现代听觉文化在中国的兴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晚清小说话语研究:百年前汉语遭遇现代世界所产生的表述问题”

主持教学项目

中山大学第三批素质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立项建设项目:“文学/文化解读”(2010)

中山大学2010年度校级双语课程:“文学/文化解读”

主持2012年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概论”课的突围:以“文学概论”为例

〈“文学概论”课程的断层:“期待”与“接受”之间〉,《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师论文集·2011》(中山大学教务处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374-379。

〈大学本科人文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学/文化解读”课为案例〉

文艺作品

歌剧《山林之梦》编剧。(作曲王世光。)文化部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中央歌剧院出品。   2012年8月29日保利剧院首演。

获奖记录

《中山大学报》专题报道:“儒气芝兰茂 春风桃李香——记中文系王敦老师以生为本的故事”(作者 胡佳艳、林业宁,《中山大学报》2010年7月5日第229期第三版“人物·故事”)。

2011年度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学生导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