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始建于公元523年,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东接英山县,南临浠河,西与团风县、麻城市相邻,北与安徽金寨接壤,与周围多个县市属于同一方言片区,即“江淮官话黄孝片”。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这第二区(指黄冈市、孝感市一带方言)可以算典型的楚语。”文化语言学家周振鹤也说过:“湖北东部历来被称为最具楚香楚色。”
语音体系
声母
古声母演变
与大多数方言一样,罗田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已全部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古全浊声母的基本演变规律是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全浊声母部分字仄声送气,如笛、夺、毒、独、籴、涤、鼻、弼、陛、半、杂、凿、昨、贼、造、族、辑、截等字。罗田话在开口呼和合口呼里,影、疑二母合并,开口呼多读[ŋ]声母,合口呼多读零声母;在齐齿呼和撮口呼里,二者大多不合并,影母读零声母,疑母读[ŋ]声母。
文白异读
见系假开二等、蟹开二等、效开二等、咸开二等、山开二等以及江开二等等一系列二等韵的读音存在着文白异读的情况,这类字包括家、夹、嫁、架、掐、瞎、下、鸦、、鸭、押、压、牙、崖、哑、夹、角、皆、阶、街、解、介、界、戒、、届、教、窖、觉、奸、间、拣、更等等。白读音声母为舌根音[k]或[ŋ],而文读音声母为舌面塞擦音或零声母。
声母体系
韵母
韵母体系
1.
声母
罗田县声母,今定位二十三音位,更依发音方法,分为[p],[t],[t͡s],[ʈ͡ʂ],[t͡ɕ],[k],〇。
[p]组[p],[pʰ],[m],[f]。[p],[pʰ],[m]全很强,[m]很像[mb]。
[t]组[t],[tʰ],[l]。[l]是个变值音位。无论在什么韵母之前,都读[l]或[n]不定,只是[l]出现的比[n]多。所以一律写[l]。
[t͡s]组[t͡s],[t͡sʰ],[s]。读法同北平市音。
[ʈ͡ʂ]组的[ʈ͡ʂ],[ʈ͡ʂʰ],[ʂ]在开口韵前世卷舌较少的,在合口韵前则卷舌较多,[ʐ]的摩擦性很小;如果把嘴唇聚圆,就跟高元音[ʯ]一样了。
[t͡ɕ]组[t͡ɕ],[t͡ɕʰ],[ȵ],[ɕ]。[ȵ]是纯粹的舌面前音。[t͡ɕ],[t͡ɕʰ],[ɕ]三者的音值是不一定的,有时读成舌尖音[t͡s(i)],[t͡sʰ(i)],[s(i)],有时又读极前的舌面前音。
[k]组[k],[kʰ],[ŋ],[x]。[x]的部位比[k],[kʰ],[ŋ]略偏后。
2.
韵母
[ï]在[t͡s]组声母后读[ɿ],在[ʈ͡ʂ]组声母后读[ʅ]。[ʅ]比一般的要靠前。
[i]在[p],[t]两组声母后读得近标准元音[i]。在[t͡ɕ]组声母后,或无声母时又读得更紧,差不多总有摩擦声音可以听见。
[u]也是读得很关的,不过嘴唇却不很圆。
[ʯ]相当于[ʅ]的圆唇,但是比[ʅ]后得多。
[a]跟[ia],[ua],[ʯa]的[a]都近于标准元音[ɑ]。
[o]跟[io]的[o]都比标准元音[o]略开。[o]如在[k]组声母后,又更开一些。
[e]跟[ue],[ʯe]的[e]都是部位略靠后些的。在入声中有少数的[e]又读得像[ɛ]。[ie]的[e]近标准元音[e]。
[ai]的起头比标准前[a]关一点,收尾止于[ɪ]。[uai]跟[ʯai]的[ai]同。
[ei]的[e]是偏央的。在[uei]中,[e]的色彩还相当显著。一到[ʯei]中,[e]就变成[ʯ]与[i]中间的过渡音了。
[au]与[iau]的的[au]都是“动程”非常长的。起始的部位要前到中[ä],收尾也差不多是个关的[u]。
[əu]跟[iəu]的[ə]部位偏后,有时读得开些,有时关些。
[an],[uan],[ʯan]的元音是前[a]。[ian]的[a]受[i]的影响略关。
[ən]跟[uən]的元音是偏前的[ə],尤其他在[k]组声母后显著,所以“硬”很像[ŋen],“坤”很像[kʰuen]。[ʯən]的元音则是纯粹的央元音[ə]。
[in]中的[i]比[i]韵中的[i]要开的多;即在[t͡ɕ]组声母后关一点,也还不如[i]韵在[p],[t]后的程度。
[aŋ],[iaŋ],[uaŋ]的[a]是后[ɑ]。
[oŋ],[ioŋ]的[o]比[o],[io]两韵的[o]关而唇圆。
3.
声调
阴平由“半低”降至“低”(21)。
阳平多数是中降调(42),也有低降的(31)。
上声由“半高”升至“高”(45)。
阴去由“半低”升至“高”(25)。
阳去是中平调(33)。
入声由“半低”降至“低”再升至“中”(213)。如果跟别的字相连,入声很容易变成单纯的低升调(13)。
地区简介
地理
罗田县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北向南的山脉走向,东北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多是海拔1000米以上 的高山,海拔1729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位于东北部边界,是著名的休养避暑风景区。天堂寨,号称“中原第一峰”。登上主峰,环视天下,则可见十万大山拥拜于下。北望中原,南眺荆楚。有诗云:“探奇直上有高峰,万象森罗一望中,到此襟怀同海阔,混疑跨凤入天空。”凌晨观日出似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如在仙宫信步。每当雨过天晴,早晨登主峰观云海更是气象万千,茫茫云海,层层烟流,青黛色的群山,像白浪淘天的大海中的渔舟,时隐时现,又似条条沧龙翱翔起舞,吞云吐雾。海拔1404米的薄刀峰林场亦在北山区;中部地势渐趋开阔,是海拔200~5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南部为200米以下的波状起伏的浅丘陵区,其间有着面积不等的山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地,构成了罗田县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
历史沿革
罗田县始建于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县治设于今石桥铺附近的魁山。唐武德四年(621年),废罗田县,其属地划入兰溪市。宋元八年(1093年),复置罗田县,县治仍设魁山。南宋端平(1234年),蒙古兵攻破罗田县县城、县治迁往鹰山寨(今英山县),嘉颐元年(1237年)兵乱县废。德祜元年(1275年),罗田县在石桥铺原址复立。元代前期和中期,罗田先后属淮西宣抚司、淮西总管府、黄蕲宣抚司、湖广行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蕲州路。元大德八年(1304年),知县周广将县治由魁山迁至官渡河(今凤山镇)。明朝时,罗田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蕲州府,后改属黄州府。清代时属湖北(湖广)省武汉黄州府。中华民国,先后辖于湖北省江汉和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鄂东行署。建国后,辖于湖北省黄冈地区行政公署。1995年12月,撤销黄冈地区行政公署,设立黄冈市,罗田县属黄冈市。
方言举例
今天——今朝日zhen zher
昨天——昨日下zo er
前天——前日qier
明天——明朝日men zher
现在——这么儿le me zer,向至heng zi
喝水——喝水ho frü (中时温度高了,要多喝点水。)
睡觉——困醒kun xim (夜这(lee)深,么还不去困醒咧?)
上午——晏昼an zhou (晏昼儿打算去做点么事咧?)
我——我 ŋo(今朝日我到图书馆去了下子。)
你——尔en
你们——尔等en jie(尔等今朝日来玩不咧?)
刚才——前下jiæ hæ(前下尔不是带他去玩了下了咧,么又要去耶?)
膝盖——膝头佬儿se tou ler (今天把膝头佬儿跌出血咯。)
跌倒——搞跌了gao da lo
下午——下昼 ha zhou(下昼再去玩,这么昝好好儿搞学习!)
新娘——新大姐儿(隔壁的九哥哥今朝日接新大姐儿)
夜晚——夜上yee shang/夜宿ye xie (夜上来了,还出去做么事咧!)
一会儿 —— 一下儿yi hæ,一刻儿yi ker(等一下,那个车刻儿就来咯)
去——去ji(不能写成“及”,“及”是第一声,而方言的“去”音调跟高)
里面——窦地do di (前下看到好大一条蛇,钻得那个洞窦地去了)
那里 ——下儿go er
那个——箇个go go(箇个座位有人坐着了。)
孩子——细伢xi ŋa(细伢不听话要跟他说理,莫闷个打)
狡猾 ——拐guai(你家的伢真拐啊,害死人了嘚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