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林(1906—1928),字旭初,原姓施,嵊州市人。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未满周岁,父母双亡,由杭州市亲戚马阿兴收为养子。

杭州市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192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西湖区委书记兼武装部长、浙江省委特派员、候补委员、杭县县委常委。1928年2月8日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壮烈牺牲。

人物介绍

马东林,字旭初,曾用名施仁,州人。

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未满周岁,父母双亡,由杭州亲戚马阿兴收为养子。由于受进步思想影响,较早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1923年,参加了杭州市工人声援“二·七”大罢工的宣传、募捐活动。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杭县县党部农运主任、西湖直属党部委员,深入农村,宣传二五减租,成立农民协会等。 1926年,马东林由卓兰芳郦咸明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初,北洋军阀孙传芳部的散兵窜到杭州西湖玉泉附近奸淫掳掠,他率领西湖区农民武装打跑了散兵,使玉泉一带群众免遭劫难;北伐军进入杭城,率农民武装到六和塔附近迎接入城。1927年3月底,为抗议当局解散市总工会,带领西湖区400多农民手执农具参加抗议大会和示威游行。因此,被登报通缉。

1927年6月,中共杭县县委重建后,马东林任委员、组织部长;奉命组建中共西湖区委,任书记兼武装部长,并先后在灵隐、玉泉、凌家桥、西溪等地分别建立了四个党支部,积极准备武装暴动。7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省委农民部秘书,除在杭州市从事工人、学生、农民工作外,还经常奔波在湖州市衢州市金华市一带,准备武装暴动。

1927年秋收前,马东林在杭州西镇建立党支部,后又建立区委,深入开展农民运动。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党掌握了有万名会员的40多个村的农民协会领导权。秋收结束,又组织领导杭州郊区西镇的农民武装暴动,开展减租斗争,取得胜利。是年冬,奉命带领“打狗队”,指挥处决国民党浙江特种刑庭庭长钱西的行动,未成后再次遭到通缉。12月,被选为中共浙江省委侯补委员,负责湖州地区的工作。后省委为重建中共杭县县委,决定马东林担任杭县县委委员兼武装部长。

1928年1月20日,马东林从湖州市秘密来杭。次日晚,在家中等待与上级派来的联络员研究工作,因叛徒告密,连同妻儿被捕,囚于浙江陆军监狱。在狱中经受多次利诱、威逼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劲书“马在东林吃草”几个大字,还写下了“马放东林,摇尾吃草,人囚西湖,卧薪尝胆”的诗篇,抒发了为革命,誓与敌人决战到底的高尚情操。2月28日,与张秋人叶天底等同时就义于浙江陆军监狱刑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