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人。进士出身,赵构宰相。

北宋赵桓靖康初年,杜充担任沧州市知州。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年),杜充出任同知枢密院事,在同一年被任命为宰相,官职是太中大夫、守右仆射、平章事兼御营使。第二年,因为驻守的建康被金兵攻破,杜充被免去宰相之职,改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后来杜充背叛宋朝投降了金朝,高宗绍兴七年(1137 年),金国任命杜充为燕京三司使。绍兴九年,杜充担任行台丞相。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宋金达成和议之际,杜充郁郁而终。

杜充是南宋初年重要的统兵文臣,在金军南下之际,先因守御两京而获得声誉,而后又以宰相身份降金,沦为有宋一代级别最高的贰臣。

人物生平

早期为官

绍圣年间,杜充考中进士,接连升迁至考功郎、光禄少卿,后出京担任沧州知州靖康初年,杜充加官集英殿修撰,再次担任沧州知州。当时金朝南侵,从燕地而来寄居在沧州之人很多,杜充忧虑他们是金人的内应,于是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害。赵构建炎元年(1127年),杜充任北京留守兼河北东路制置使,宗泽逝世后,他升任枢密直学士,开封府尹、东京汴梁留守。朝廷告诚他:要镇守国土,安抚军民,对国事鞠躬尽瘁,以继承宗泽的美德;严格警惕任意胡来,以纠正以前官吏的失误。提刑郭永也谋划了三条策略进献给杜充,杜充却不加理会。杜充把宗泽的做法完全推翻了,几天的时间,将士们便离去了十分之五;原来宗泽联络的两河豪杰也不听他的,有的又去为盗,由抗金力量变为害民力量。如荣州防御使杨进叛变,率领几万人在汝州市洛阳市之间横行,杜充也管不了,京西北路安抚使、河南省知府因此战死。

接任东京留守

赵构建炎二年(1128),金兵屡次攻打开封市,均被大将宗泽击败,但是宗泽受到副将杜充诬陷,《宋史》记载:“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宗泽“无一语及家事”,三呼“过河(黄河)”而死不久,完颜宗望(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次子)带领金国东路军攻占开封,杜充代替宗泽担任东京汴梁留守兼开封府尹。他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切断了对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联系和支援,还排斥宗泽招抚的抗金武装,导致丁进、杨进等部叛而为 “盗”,王善、张用等部也有异动。岳飞曾奉他之命去消灭张用等部。建炎二年岁末,岳飞奉杜充之命返回开封市。岳飞回军不久,王贵忽然带着妻儿寻来。岳飞见王贵比以前老练得多了,岳亨也是族弟和同门师弟,当下忙引二人去见杜充。杜充便命王贵、岳亨为偏将均归岳飞带领。

镇守建康府

建炎三年正月,杜充命令岳飞领兵消灭盗匪张用、杜叔五、孙海、王状况等部。建炎三年六月,杜充无意抗金不顾岳飞苦劝,干脆借南下“勤王”之名擅自撤离开封,移军建康。七月,杜充以同知枢密院事的身份被召回朝廷,一到京城就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平章事、御营使。当初,宗泽结交各地豪杰,想要迎接徽、钦二帝回来。宗泽去世后,杜充在安抚统御方面能力不足,使得人心疑虑不安,两河地区的忠义之士大多都离开了,留守判官宗颖曾经上书陈述他的过失。朝廷认为杜充有威望,可以托付大事,吕颐浩张浚也举荐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任命。当时各路军队都各自拥有强大的兵力,大多骄横傲慢,不听从命令。张俊正有事要禀报,还没来得及进见,张俊就急忙上前,杜充大怒,杀了张俊的使者,各位将领逐渐有所畏惧而服从。赵构打算前往浙西,命令韩世忠屯驻在太平,王燮屯驻在常州。任命杜充为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让他督察统领各位将领。同年秋天,金兵图谋渡过长江,杜充派遣副将王民、张超分别把守各个渡口,登上高处据守江岸,用弩枪箭射击打退了金兵。金兵又逼近硐砂,当时他们驾着小船逼近南岸,官军奋勇攻击,有的金兵船只被击沉。有一天正值巡查,金兵在江对岸排列着屏障却假装撤退,众人信以为真,防守就更加松懈了。金兵的间谍得知宋军没有防备,夜里就乘着几十艘小船横渡长江径直渡过了江,众人无法阻挡,金兵于是登上了南岸。杜充急忙命令统制官陈淬率领岳飞等各位偏将校官共计两万人马在马家渡拦击金兵,约定王𤫉一同进军。金兵气势非常锐利,陈淬战死,王燮带兵逃走,杜充的军队溃败。金兵攻陷了建康,杜充渡过长江前往真州。杜充平素严厉地约束众将领,众将领都怨恨他,等着他失败,众将都想趁机报复他。杜充不敢回去,于是向北联络泗州的刘位、徐州市赵立,想要联合兵力拦截金兵的归路。皇帝下诏派内侍任源赐给杜充亲笔书信以激励他,让他做好后续的谋划。任源到了常州,道路被阻无法前进,就招募壮士先去传达皇上的旨意,杜充用虚假的言辞为自己开脱来回复任源。

投降金国

杜充接到马家渡的败报后,率亲兵三千弃城逃到江北的真州,住在真州长芦寺。真州守将向子忞劝杜充由南通州泰州市一起去浙江省赵构的随从会合,但杜充已经有二心,拒绝了向子忞的建议。完颜宗弼旋即让唐佐(杜充友人,已降金)写信劝降,并派人告诉杜充:“如果投降,就把中原封给你,如同张邦昌故事。”杜充遂降。宋高宗赵构得知杜充投敌“不食者累日”, 宋高宗说:“朕待杜充,让他从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称得上厚恩了,因什么缘故反叛?”下诏削去杜充爵位,将其子杜嵩、杜岩、杜崐、女婿韩汝流放广州市绍兴二年(1132年),杜充的孙子从流放地逃到相州投奔杜充,杜充的副手胡景山乘机诬陷杜充阴通南宋完颜宗翰撤了杜充的职,并严刑拷打,最终完颜宗翰相信杜充私通南宋是不可能的事。绍兴七年(1137年),杜充被金朝任命为燕京三司使。绍兴八年(1138年),升签书燕京行台尚书省事。次年,迁行台丞相。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签订,同年杜充死去。

史籍记载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无实,骄蹇自用而得声誉,以此当大任,鲜克有终矣!”——郭永

“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獗。”——李治

有志而无才,性暴而好杀,致士心不附。——《宋代人物辞典 上》

杜充喜好功名,短于谋略,性情残忍好杀戮。——《宋代名人传

相关影响

杜充是南宋初年重要的统兵文臣,在金军南下之际,先因守御两京而获得声誉,而后又以宰相身份降金,沦为有宋一代级别最高的贰臣。史籍一般评论杜充往往斥责其“尽反( 宗)泽所为”。但如从史实来看,杜充与宗泽的军事路线与行为方式都极为类似,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杜充接手东京汴梁守御后不久,也通过招纳各种民间武装来加强开封市的守御,与宗泽此前的做法并无二致。当然,对于不听号令且具有潜在危险的巨寇,杜充给予了打击与宗泽一样,杜充也重视对各路义军的联络,如对抗金突出的义军首领赵立、刘位、邵青等委以重任,这些人在后来的抗金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杜充虽与宗泽、岳飞有着相类的抗金武功和志向,同样与当时的朝政路线有激烈的冲突,但杜充不顾民族大义,甘心附敌,确因其与宗泽、岳飞在个人品质上有本质差异。尽管三者都治军严厉,但杜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不像宗泽、岳飞懂得恩威并施,善于赢得军心。如宗泽“在军中与士卒同甘苦,故人乐为用”,岳飞也“常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尤其是宗泽与岳飞一心为国,既不贪图功名,也不眷恋权位,其浩然正气形成了极强的感召力,常能激励将士为之效死而战。而杜充好功名,慕权位,一旦金朝诱以中原皇帝之位,就丧失了士大夫应有的气节,成为受人唾弃的贰臣。

参考资料

精忠岳飞.爱奇艺.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