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铁线蕨是一种生长在溪旁岩石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海拔范围为1,100-3,400米。它属于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深褐色、有光泽的卵状披针形鳞片。叶子远生,柄长10-20厘米,粗1毫米,深栗色,基部被与根状上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有光泽。白背铁线蕨也被称为长刺铁线蕨,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省云南省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白背铁线蕨

种拉丁名:Adiantum davidii Franch.

科中文名:铁线蕨科

科拉丁名:Adiantaceae

属中文名:铁线蕨属

属拉丁名:Adiantum

国内分布: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

中国植物志:3(1):201

植物形态

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深褐色、有光泽的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远生;柄长10-20厘米,粗1毫米,深栗色,基部被与根状上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有光泽;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基部宽6-10厘米,渐尖头,三回羽状;羽片3-5对,互生,斜展,有柄(长1-4毫米),基部一对最大,长5-7厘米,宽3-4厘米,长三角形,二回羽状;小羽片4-5对,互生,斜展,有短柄,相距6-14毫米,向上渐变小,基部一对长1.5-2厘米,宽1-1.4厘米,椭圆形,圆钝头;末回小羽片1-4对,互生,相距4-8毫米,彼此密接且略复叠,扇形,长宽各4-7毫米,顶部圆形,具短阔三角形的匀密锯齿(其顶端具软骨质的短芒刺),两侧全缘,基部楔形,对称,具纤细的栗色短柄(?ぴ?1毫米),顶生末回小羽片与其下的侧生小羽片同形;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1.5-4.5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羽片同形而渐变小。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锯齿尖端,两面均明显。叶干后坚草质,上面草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两面光滑;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有光泽,光滑,但在着生处常有褐色多细胞的节状毛。孢子囊群每末回小羽片通常1枚,少有2枚,横生于小羽片顶部弯缺内;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上缘浅凹,褐色,纸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的纹饰,处理后周壁破裂并脱落。染色体2n=240。

产地生境

河北省内丘县、小五台)、河南省西峡县)、山西省昔阳县沁县灵石县霍州市)、陕西省洋县太白山渭南市华山长安区、佛平、略阳县宝鸡市鄠邑区)、甘肃省天水市夏河县武山县舟曲县、榆中、兰州)、四川(宝兴、灌县、大渡河、丹巴、喜德、九龙、城口、马尔康市、南坪、泸定、理县、普雄、绰斯甲)、云南(丽江、德钦、维西、茨中、昆明)。生溪旁岩石上,海拔1 100-3400米。模式标本采自陕西。

相似物种区别

毛足铁线蕨A. bonatianumBrause形体很近本种,但叶柄基部有红棕色多细胞长刚毛,锯齿有长刺头,产云南省四川省细叶铁线蕨A.venustum Don(末回小羽片倒卵形、囊群盖矩圆或半圆形)、长盖默铁蕨A. smithianum Ching(末回小羽片阔扇形,囊群盖近圆形),形体也近本种,但叶草质,下面绿色,锯齿狭长无刺尖头。产地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