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吡氟禾草灵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主要作用机制为脂肪酸合成抑制剂。该物质为淡黄色液体,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物理性质

-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液体

- 密度:1.37 g/cm³

- 沸点:429.9 °C at 760 mmHg

- 闪点:213.8 °C

化学性质

- 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是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分子结构数据

- 摩尔折射率:91.97

- 摩尔体积(cm/mol):313.6

- 等张比容(90.2 K):767.2

- 表面张力(dyne/cm):35.8

计算化学数据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 氢键供体数量:0

- 氢键受体数量:8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

-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7.6

- 重原子数量:27

- 表面电荷:0

- 复杂度:453

- 同位素原子数量: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 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褐色或淡黄色。

- m.p.约5℃,b.p.170℃/66.6 Pa、202℃/400 Pa,蒸气压 0.54×10⁻³Pa (20℃)。

- 常温下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 对光稳定,在潮湿土壤中半衰期为7天,其本身半衰期21天。

- 在常温1年或50℃时2周稳定。

- 对眼睛有中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

- 动物试验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贮存方法

-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用途

- 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阔叶作物安全。

- 可用于防除大豆、棉花、马铃薯、烟草、亚麻、蔬菜、花生等作物田禾本科杂草。

- 杂草吸收药剂的主要部位是茎和叶,施入土壤后药剂也可通过根系吸收。

- 48小时后杂草出现中毒症状,首先停止生长,随之芽和节的分生组织出现枯斑,心叶和其他叶片部位逐渐变紫色或黄色,枯萎死亡。

- 如防除大豆地杂草,一般在大豆2~4叶期,用35%乳油7.5~15 mL/100 平方米(多年生杂草19.5~25 mL/100 m²)对水4.5 kg茎叶喷雾处理。

操作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

-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保持容器密封。

- 远离火种、热源。

-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

精吡氟禾草灵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百度学术搜索.2024-11-14

精吡氟禾草灵的亚慢性毒性研究.百度学术搜索.2024-11-14

精吡氟禾草灵含量及对映体的色谱分析.百度学术搜索.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