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白莲,江西省石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的品种主要有“百花莲”、“建莲”、“太空莲”。石城白莲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具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作为糕点配料,也可以清炖成莲子汤,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石城白莲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全身是宝。石城白莲的莲子、莲芯、荷叶、白莲蜂花粉皆可入药。此外,白莲的莲叶、莲梗、莲蓬、莲壳等还可用来做造纸原料,粉碎后做食用菌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用途广泛。

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石城白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特有的地理环境培育出石城白莲的独特品质,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作为糕点配料,也可以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是良好的药用滋补品。

药用价值

白莲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石城白莲的全身都是宝,中医应用广泛。中医学认为白莲具有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等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莲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健身耐志,益寿延年”。就将白莲列为益气、除百病、延年益寿的上品。清代王士雄撰《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通气舒筋,升津止渴,霜后采者,清热止盗汗,行水愈崩淋”。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莲中富含“莲眯”和“氧化黄心树宁碱”等药用价值成份,除了荷花、荷叶、莲子、莲藕这“荷塘四宝”外,荷梗、莲房、莲须、荷花粉等都具有很高的食疗及药用价值。

莲子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血崩诸病”。可见,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等功效,对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病,心悸失眠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清代黄宫绣编著《本草求真》认为“莲子心味苦性寒,能治心热。”有降热、消暑气,具有清心、安抚烦躁、祛火气的功能。莲子是高档营养食品,每百克莲肉蛋白质含量为19.22%,淀粉50%,还原糖5.44%,以及钙、磷、铁、氧化黄心树柠碱(具有抗癌作用)等。经常食用,能健脾健胃,强身壮筋,延年益寿。

莲心

含有生物莲心碱。具有清心火、降血压、止血固精、除烦解渴等功效。对高血压、失眠、心烦、多梦、眼目昏花、红肿热痛、口舌生疮等极有功效。

莲蓬

可治产后血腹痛,尿血、崩漏带下病便血等症。

莲须

可治遗精、滑精、白带、遗尿、尿频诸症。

荷叶

可治肠炎中暑、吐血、便血、尿血等症。也是餐饮、包装的上等原料,荷叶米粉肉、荷叶……特具清香风味,让人垂香欲滴。而荷叶提取物则有明显的减肥功效。

荷梗

可治头昏胸闷,气滞。

荷花

可治跌损呕血、天疱疮

可治喀血、便血、尿血。且富含淀粉,可用来加工藕粉,还可菜用。

藕节

可治吐血、便血、尿血、血痢等症。

白莲蜂花粉

为白莲植物的雄性配子体,是所有蜂花粉中营养最高、药效奇特的上乘极品。含蛋白质7%—30%;20多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含量40%—50%,是等量牛肉、鸡蛋、猪瘦肉的5—7倍;碳水化合物25%—28%;脂类2.7%—14.7%;多种维生素,其量比蜂蜜高100倍;常量元素和27种微量元素;18种天然活动性酸;并含黄酮有机酸、激素等。具有抗衰老、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促进造血功能、调整神经系统、促进睡眠、增强记忆、促进内分泌腺体发育、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保护肝脏、抗肿瘤、抗射线辐射、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延缓皮肤细胞衰老、抑菌抗炎药等多种用途。

甄别选择

一看其色。莲子淡黄的白色,有明显的光泽,而漂白过的莲子一眼看上去就是泛白。

二看其外表。优质的莲子颗粒较大,大小均匀,表面整齐没有杂质,而一些劣质的莲子通常有点小,颗粒大小不是特别均匀,一般是有大有小。

三闻其味。漂白过的莲子没有天然的那种淡香味,优质的莲子闻时会有很浓的香味,不会像漂白过的那样有点刺鼻。

四看其制作工艺。主要指的是白莲的去皮工艺,优质的莲子采用的是手工去皮,不使用任何机器,手工白莲晒干后表面会有一些比较自然的褶皱。机器去皮。机器磨皮的白莲表面会有残留的表皮,且光滑。

五听其声音。莲子一定要非常干才可以长时间储藏,很干的莲子一把抓起来有拉拉的响声,很清脆;很多商家会在销售之前在干莲子里面加少量的水,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声音是闷响的。

最后在看莲子颗粒的饱和度,越饱和的越好,营养也越丰富,不饱和的一般是还未完全成熟,或者是已经生虫。

产地环境

地理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武夷山市脉中段西侧,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接福建省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连宁都县,北抵广昌县,史有“闽粤通”之称。介于东经116°05′46″—116°38′03″,北纬25°57′47″—26°36′13″之间,总面积1581.53平方千米。

气候

石城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18.4℃,无霜期289天,年均降雨量178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796.7小时,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耕作性、持水性能较好,具有发展白莲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日照

石城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96.7小时,在白莲生长季节的3—9月份日照时数为1227小时,日照充足,十分有利于白莲的生成。尤其在白莲产量形成的6—8月份关键时期,光照强且温度较高,且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莲子中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的积累。白莲生长迅速,开花早而多,灌浆结实快,白莲内容物积累多,产量高,千粒重平均为950—1050克。

降水

石城县降雨量丰富,雨水充沛,且降雨主要集中在莲子生产旺期的4—6月,十分适宜莲子的生长。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有大小河流140余条,记程1099千米。县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17.36亿立方米。春夏之间阴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3—9月为丰水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5%—75%,充分满足水生作物莲子正常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土壤

石城县以山地面积为主,是个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可简单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石城县境内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至西部较为低平,最高点横江镇洋地境内的鸡公,海拔1389.9米,最低点为大由乡的龙下渡,海拔仅为173米,从而形成自北东至南西倾斜的地势,山地海拔一般在500—1000米。水田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等土壤,ph值为6.5—7.5,非常适宜白莲的生长。

环境

石城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旅游强省综合改革试点县”,荣“2013中国绿色竞争力十强县”,入选“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境内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5%,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稳定在99.4%左右,是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又是江西省母亲河——赣江的源头县,县域内水源充足,水质达到II类标准,独特的气候及地质条件造就了石城白莲独特的清香和上好的口感。

历史渊源

白莲是石城的传统农作物,据考证,早在13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

史料记载,清光绪末年,石城莲农就在小松镇木兰乡等地方的池塘及深水田中种植石城白莲。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得白莲镇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范围扩展到石城县各个乡镇的绝大多数农户。

1990年,石城县办起了白莲加工厂,主要生产莲子奶糊和莲芯晶、莲子奶。

1996年,石城县就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白莲之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城白莲出现了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1999年,石城县调整产业结构,重新确立把石城白莲当成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引进推广“太空莲3号、36号”系列新良种,并积极推行“莲+稻”、“莲+泽泻”、“莲+水芹”套种和“莲+烟”轮种技术。这些措施使得石城县白莲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单产明显提高。同时,石城县还积极推进白莲种植业与养蜂业结合,使得白莲产量、蜂蜜产量、莲花粉产量齐丰收。

进入21世纪后,石城县办起了3家石城白莲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白莲饮料、罐头食品加工,并推进莲心、莲叶、莲花等农副产品。组建了3个石城白莲产业协会和5个石城白莲专业合作社。产业链的延伸使得石城白莲的附属物,如莲叶、莲须、莲芯、莲梗等以往被丢弃的东西也很抢手,仅销售石城白莲附属产品就使石城县莲农年增收500万元以上。

石城依托“中国白莲之乡”这一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扩大石城白莲种植面积、培育石城白莲新品种、提升石城白莲质量的同时,加大了发展石城白莲产业的投入,有针对性地打造石城白莲产业,如:建立百里荷花带;创建莲花观赏园,种植了500多种不同品种的莲花,创建了石城白莲研究院和莲文化展馆。

2010年7月,石城召开了“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赣州第四届暨石城第一届生态旅游文化节”。

2012年7月,石城县又召开第二届乡村生态旅游文化节,打造中国最美莲乡,扩大了石城白莲的知名度。

生产情况

2006年,石城白莲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产量也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亩产30公斤提高到2006年85公斤,总产1万吨,覆盖石城95%以上的田块和农户。

2012年,石城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量达85公斤,年总产量8500吨以上,年产值达3.37亿元。

2014年,石城县10个乡镇均有石城白莲种植,常年栽培面积稳定在6666公顷左右,年产干莲650万千克以上。年外销石城白莲干白莲约3000余吨,石城白莲鲜莲5000余吨。

产品荣誉

2010年,石城白莲荣获第六届江西省名优产品(上海市)展示展销会金奖。

2011年,石城白莲荣获第七届江西省名优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金奖。同年,被评为首届“江西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

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石城白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石城白莲产地范围为江西省石城县琴江镇小松镇高田镇屏山镇横江镇木兰乡丰山乡龙岗乡珠坑乡大由乡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莲。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红壤,有机质含量≥2.0%,耕作层厚度≥30厘米,pH值6.5至7.5。

三、栽培管理

1.种藕:选择藕身扁平粗壮,色泽鲜艳、节间短、无病虫斑、无损伤、顶芽完整,具有三个节以上的母藕或二个节以上的子藕为种藕。

2.栽种: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晴暖天气,将种藕顶芽朝向田中央,呈45°斜埋入土中,深度10厘米至15厘米,栽种密度每亩150至220芽。

3.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化肥作追肥,并按照“苗肥轻、花肥重、子肥全”的原则分次施用。

4.灌水:遵循“前期灌浅水,中期灌深水,后期灌浅水”的原则。生长初期保持3厘米至6厘米浅水,进入花果期水深7厘米至10厘米,盛夏高温季节灌15厘米至20厘米深流动水,莲子采收完毕,灌浅水确保莲藕安全越冬。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加工

1.采收:6月中旬至9月下旬,当莲蓬变为绿褐色、莲子表面呈茶褐色斑块时采收。

2.加工:采收后12小时内完成脱粒、剥壳、去皮、通芯。

(1)鲜莲:将通芯莲子清洗后进行速冻、包装、冷藏。

(2)干莲:将通芯莲子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烘筛中进行烘干(或边烘边筛),莲子烘烤初期温度控制在80℃至90℃之间,当莲子表面干燥时将温度降至40℃至50℃,继续烘干直至含水量≤11%为止,烘好的莲子经过退热后包装。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鲜莲外观呈椭圆形、卵圆形、圆形,均匀饱满。乳白色,有光泽,清香,蒸煮易熟;干莲外观呈椭圆形、卵圆形、圆形,奶白色,有光泽,中有空隙、质硬、气微、味甘。

2.物理化学指标:鲜莲水份含量≥30%,蛋白质含量≥8%,淀粉含量≥21%;干莲水份含量≤11%,蛋白质含量≥20%,淀粉含量≥4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石城白莲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石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石城白莲的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石城白莲.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