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90后姑娘,印刷技能银牌获得者。

正文

相比教室里的理论学习,装纸、装版、装橡皮布、配油墨,观察印刷机,这些需要在动手实践中摸索学习实训课程更吸引90后姑娘张淑萍。可能正是因为她对这门技术的执着和细心,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3年扎实的培养下,她从全国119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作为我国印刷人的唯一代表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与世界各地的高手比拼,最终摘获银牌。

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赛场上,需要选手连续4天比拼印刷软件使用、保养维护等多个模块14个项目,赛事要求严格、标准高,代表着这一行业技术水平的世界“巅峰对决”。比赛中,评委的严苛达到极致,例如评委甚至会用手反复搓清洁后的墨刮刀、用白布擦抹清洁后的调色板,一旦有丝毫颜色残留就会扣分。可是张淑萍却觉得,这些看似极致的规定、流程、标准,透射着高级技师的职业规范,更是行业的吸引力所在。

最终摘获的银牌背后是3年来辛苦付出的汗水,而张淑萍也在2013年上海市版专学生王东东首次参加该项目比赛获得铜牌之后刷新了国人纪录。3年的学习和训练,张淑萍大部分时间是在“印刷一线”度过。世界技能大赛的国家实训基地、上海版专的实训楼是她度过最多时光的地方,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4时半她都泡在这里反复练习墨拆装专色墨调配、胶印排版等技术技能。此外,在学校校企结合的项目中,小张走进真正的包装印刷公司的生产工厂,换上与员工们一样的工作服,在车间给机长打下手,在真正的职业体验里感受印刷工业的流程、管理等细节。

真正的训练是枯燥、重复的,张淑萍却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不断实现突破。在多项技能中,调墨最考验人。尽管绝大多数印刷技术可以通过电脑操作,但精准调墨最终还得靠人工配比。为了训练张淑萍,指导老师李不言把几千种色卡混在一起随机抽出一张要小张在半小时内用基本色调出色彩,且色差不能大于3。要知道,色差低于5,人眼就无法辨别了,但是小张在反复的训练中练得炉火纯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