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著。宋·刘词撰。二卷,凡10篇。全书分述了饮食、饮酒、患劳、患风、户内、禁忌及春夏秋冬四时等方面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收入《道藏·洞神部》573册。
混俗颐生录序
天地之间,以人为贵。言贵者,异于万物也。人之所重者荣显,所宝者性命。自天地精粹以生形,寒暑燥湿以生困,合顺而守之,顺则不作,逆则万瘥辐凑,虽大限而不能续。中间夭枉、沉、跛眇之疾,良由摄理乖方之致。然夫骈拇枝指,附赘悬疣,此乃生常之患,非关谓息之误矣。是以五色乱目,五音聋耳,五味爽口,猎狂心,四事去之,尘外之人也。凡居深山,处穷谷,与猿为侣,逐糜鹿为群,弃寰中之美乐,食气餐霞,保寿齐于天地者,万万人中未能有一、二哉。稍能于饮食嗜欲间消息之,则无枉横之虞也。词昔年吾 酒食过度,痼疾缠身,思其所因有自来矣。遂即栖心附道,肆志林泉,景虑都忘,至渐痊复。词禀性顽愚,昧于忌犯将摄之理,粗约羁汉二十年来,颇获其验。且夫修短穷通,人之定分。不能保存和气,而乃腾倒精神,加以锻铸金沙,资助情欲,弃其仁义,冀信祯祥,妄图永远,此其大惑。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至于脱屣冲虚,驾龙控鹤者,此乃世世施阴德,生生履仁义,又有兀兀之性,所禀坚固,非药饵之所致。古人有寿数百岁不闻有学道求仙之术,龟龙蛇鹤亦无服食茹芝之方,松筠经霜而不凋,蔓草先秋而摇落,此物之自然性也,岂天地大道私于彼人、物哉。是鸟兽非弹射不死,盖以自适之性,饥啄渴饮,嗜欲以时,而无所萦。人多夭伤疾病,以贪求名利,追琢其神,强服药饵,加以嗜欲无时,昧于忌犯,服玩奢侈,饮食过度,辄恣饱暖。且夫土木泉石莫非造化所成者,则负瑰奇诡怪之状,而人亦然。况利禄荣显暂时间耳,非干身之事,唯摄生养性则神谧延龄而已。今辄取消息枢要十章,题目曰《混俗颐生录》。此皆历试有验,非乃谬言,虽不能究习研精,而乃梗概略,不能尽文直书其事,尚遇同道览之,冀微采缀云尔。
混俗颐生录概述
刘词,宋代养生学家,自号茅山处士。生卒年不详。早年不注意饮食之道,疾病缠身,后着意于调养摄生之学,尤注重饮食与保健的关系,身体渐渐强壮。他根据切身体验著成《混俗颐生录》一书,认为养生长寿不必如高人隐士远离尘世,食气餐霞,而可以混迹于众生之中,过普通人的生活,只要遵循饮食养人之道,不仅饮食有节,还要留意于饮食宜忌和调养原则,就找到了延年长寿之术,达到了祛病养生之功。原作涉猎养生各方甚广,现仅节选数段专论“嗜欲饮食”的内容予以译注。
人生之大患,嗜欲饮食。万病变通,侵克年龄,皆由此蚕食。是以道家所禁,去其太甚,不然 杜绝。所谓师也过,商也不及①,言俱不得其中。过之,不及,相去几何②?若是先有宿疾,有因食而疗,或有因欲而疗,损易于身而日用不知。是以上士不惑,牢固性命,寡思虑而远声色,节饮食而去奢侈。中智之人尚未能去其太甚。下智之人资其情性,不知禁忌,贪色好财,败其元和之正气,遂使大约浸克,必其然欤!加以形貌衰赢,伛偻挛,沉痼在身而不能差③,既乖摄养,又无良医,一旦至是,虽即甘膳美色置于前,岂能之顾④?何以樽节去就,涓涓不倦,畅去悦目而已,可不懿哉!
注释
① 师也过,商也不及:师,孔子弟子颛孙师;商,孔子弟子卜商。语出《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② 过之,不及,相去几何:《论语·先进》:“过犹不及。”意为超越或达不到事物本身标准都同样是错误的。
③ 差:同“瘥”,病愈。《方言》:“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
④ :同“暂”,短时间。 :上“辟”下“足”
:上“斩”下“足”
夫人当以饮食,先吃暖物,后吃冷物为妙。何者?以肾脏属水①,水性常冷,故以暖物先暖之。不问四时,常此消息弥佳。就中夏月偏宜暖之,为伏阴在内耳。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胸闷。食了,先以手摩肚数十下。兼仰面呵气二十余下,甚消毒食②。食了不欲便睡卧,令患肺气,荣卫不通③,血脉凝滞之使然也。肢节烦重,尤多嗜睡,百疾从此而生矣。食了必须冲融少时,行三五十步,使食消化,心脏空悬,乃可寝卧。寝卧之时,不欲言语歌啸。五脏如钟,不扣不发其声,此将息之妙矣。
① 肾脏属水:《难经·三十六难》:“肾主阴,属水。”认为“肾为水脏”,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
② 毒食:指食物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
③ 荣卫:荣气和卫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气则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与荣气互为表里。
夫饮食所以助气,食饱气不行。食了尤忌仰卧,多成气痞兼头风病。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男子五劳①,此为一劳之数也。食饱不欲速步走马,登高涉险,必伤内室。不欲夜食。日没之后,脾当不磨,为音响断绝故也。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磨,即《周礼》云"起以宥食",是以音响皆主于脾。
① 五劳:指五脏劳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若腹内稍冷,食即不消,兼以损胃。胃损则翻,翻即不受谷气,既不受谷气,即多吐,吐即转为翻胃之疾。夜后不宜饱食肉面生脍,夏月夜短,尤宜忌之。生脍不可与乳酪同食。此等之物,夜后虽消,甚损脾胃,令人脾劳。向夜勿饱食煎饼,尤当大损。风气之人,偏不宜食。食热物后,不以冷水漱口;食冷物后,不以热水漱口。冷热相击,是以多患牙齿疼痛,齿根宣露。凡吃炙热,若乘热食之,多患风①齿或黄黯,渐至缺落,亦令血脉不行。
① 齿:龋病。同“”,《广韵》:“,虫食病也。” :上“匿”下“虫”
:“匝”字“巾”换“虫”
人若饱食后,宜立小便,饥则[足存]小便①,最为妙,恐损膀胱故也。腻多之物,甚不宜人,暗眼兼肠胃冷滑,尤多动风。若患风疳气疾,故宜忌之。五味稍薄,令人神爽。唯肾气偏宜咸物②,兼消宿食。 ① [足存]:“蹲”的异体字。《集韵》:“蹲,踞也,或从存。”
② 唯肾气偏宜咸物:《内经·素问》:“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辽五味之所和也。”
诸重不宜食①。若偏多,则随其脏腑,必有所损。是以咸多伤筋,固不可嗜。甘伤胃,辛伤目,苦伤心,惊伤魂,忧伤神,思伤意,恣伤情,恨伤志。久视伤明,久听伤聪,久行伤筋,久卧伤血,久劳伤骨,久立伤肢节,久语伤气。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大起不大忧,大劳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是以怒伤正气也。大劳力气绝,大饥损脏腑,大饱理闭,大渴经脉蹶兼气不行,大醉神散越,大笑气飞扬,大恐心恍惚,大热气不通,大寒血脉结,多睡神魂离,大惊心不安。此皆为损寿之候。
① 重:指味道过浓的食品。 :“”字“女”换“贝”
夫酒少吃即益,多吃即损。少即引气导药,力润肌肤,益颜色,通荣卫理气,御霜辟温气。凡空腹切不宜闻秽恶之物气及得疾病人家,但饮酒即辟邪恶。
参考资料
中医古籍-《混俗颐生录》.医学教育网.2024-08-27
暑来戒除一个“大”字.光明网.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