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毛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科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分布在中国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简介

种中文名:粉毛猕猴桃种拉丁名:Actinidia farinosa C. F. Liang科中文名:猕猴桃科科拉丁名:Actinidiaceae属中文名:猕猴桃属属拉丁名:Actinidia国内分布: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模式标本产地)

藤本;枝褐色,有柔毛,髓白色,层片状。叶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顶端钝圆或微凹,很少有小突尖,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有芒状小齿,表面有疏毛,背面密生灰白色星状绒毛。花开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萼片5,有淡棕色柔毛;花瓣5—6,有短爪;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形成长圆形,横径约3厘米,密被黄棕色有分枝的长柔毛.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猕猴桃的大小和一个鸡蛋差不多(约6厘米高、圆周约4.5至5.5厘米),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人说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猕猴桃还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很多人以为是新西兰特产,其实它的祖籍是中国,原名狝猴桃,一个世纪以前才引进入新西兰。今日,奇异果供货商大力宣传奇异果含丰富维生素C,此言非虚。据分析,每100克新鲜奇异果肉便含有100至300毫克(甚至超过400毫克)维生素C,比苹果高出20至80倍,比柑橘属则高5至10倍。

1904年,新西兰一位名叫圣伊莎贝尔岛的女校长到中国宜昌市看望她的姐姐,并把中国的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回新西兰后,伊莎贝尔将种子转送给当地的果树专家,之后辗转送到当地知名的园艺专家亚历山大手中,培植出新西兰第一株奇异果树。迄今为止,新西兰出产的绿色奇异果已经风行全世界,而新西兰在奇异果营销、研发和价格方面的影响力,也是世界第一。

而中国国内西安市周至县因盛产猕猴桃成为名符其实的猕猴桃之乡。

楚红猕猴桃华优猕猴桃

亚特猕猴桃红阳猕猴桃

西选猕猴桃秦美猕猴桃

发展情况

金香猕猴桃海沃德猕猴桃等品种名扬海内外周至猕猴桃今年一举拿下欧盟26个国家和地区猕猴桃是当今最年轻的栽培植物之一,因此,考察一下它的驯化发展过程无疑将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

现今水果市场上的猕猴桃主要是指中华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这是当今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果树。实际上我国各地叫猕猴桃的植物有多种。据我国植物学家调查,在我国分布的猕猴桃属的植物有52种以上,其中有不少种类的果实都可以食用,有些味道比中华猕猴桃还要甜美一些,如毛花猕猴桃(A.Eriantha)。还有的经育种专家培育,成为能抗低温、对病害有免疫性的优良品种,如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我国西南是这类植物的分布中心。

我国现在广为栽培的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的野生种在我国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南方的两广和福建省西南的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的各省都有,尤以长江流域最多。它被我国先民采食利用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距今约2800年的《诗·桧风》就记述河南省新密市一带有猕猴桃,当时人们把它叫作苌楚。在《尔雅·释草》中也有(长)楚,东晋著名学者郭璞把它注作羊桃。现在湖北和川东一些地方的百姓仍管它叫羊桃。猕猴桃这个名称出现得比较晚,这一名称的出现,可能如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本草衍义》记载的那样,常被猴子所食有关。当然它也被山区的百姓采食。

猕猴桃除果子可供食用外,由于它的叶和花都很漂亮,作为观赏栽培至迟在唐朝就开始了。唐代诗人岑参的《宿太白东溪李老舍寄弟》诗中有“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的句子,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它当作药物的历史也很悠久。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开始将它作为一种药物记载。宋代《开宝本草》记载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桃属。生山谷,藤生,着树,叶圆有毛,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本草衍义》记载:“猕猴桃,今永兴军(在今陕西省南山甚多,食之解实热,……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至于药效,《开宝本草》的作者认为有:“止暴渴,解烦热”等功能。

顺便提一下,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刊于1700年)记载:“广南无花之果,若古度子,若猕猴桃,若杨子。”也象是把它当作一种果品,但作者说的是“无花之果”似乎与现今栽培的种类不符,更可能是薜荔,因为它的果实类似无花果,在南方叫“牛奶子”。花被包住,故不显眼,而猕猴桃的花是很显眼的。

从我国有关史料来看,这种野果一直被山区人们利用,但利用的方式可能与金樱子类似,一直未被驯化栽培。这种野果走出山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知名水果也是后来社会发展的产物。

1899年,由英国一家著名花卉种苗公司派出的园艺学家威尔逊(厄内斯特·威尔逊)在湖北的西部引种植物时,很快注意到这种花丛美丽、果实味美的果树。并迅速将它引种到英国和美国。虽然英国的一些公司在威尔逊等人的建议下,也曾试图把这种有前途的野果发展成一种商业果品,但并未成功。尽管英国引种的猕猴桃曾于1911年结果。同样的,由于各种原因,美国农业部外国作物引种局也曾对它进行培育驯化,但同样未能把它转化成一种商业果品。在这些国家,猕猴桃只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在威尔逊把猕猴桃引进西方的同时,他也把这种野果介绍给在宜昌市的西方人,结果大受欢迎。这些在宜昌的西方领事人员、海关人员、商人和传教士等因此得到一种新型的果品而大饱口福。因为他们觉得猕猴桃的味道象西方久已栽培的醋栗,所以这些西方人就管猕猴桃叫“宜昌醋栗”。

在那稍后,不但在地处长江中游湖北宜昌的西方人对猕猴桃有着浓厚的兴趣,居住在江西九江尤其是生活在庐山的外国人也对这种野生果品十分地着迷。上面提到,江西省有猕猴桃的分布。庐山分布着四种猕猴桃,其中就有中华猕猴桃。因为庐山的岭长着大量的猕猴桃,在每年7月底的时候,山民们挎着篮子采栽成熟的猕猴桃到城镇出售。在此季节,居住在牯岭的西方居民常把它制成“醋栗饼”或制成“醋栗酱”。到后来,有些精明的商人更在牯岭和九江成立了“达富公司”(J.L.Duff\u0026Co.)经营起猕猴桃的生意来。他们把鲜果用大桶装贮或制成小桶的果酱在上海的虹口区商店出售。由于这种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有些外国人还试图在牯岭的小学校园种植猕猴桃,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成功。但在当时在福建省江西省的山区可能民间已有猕猴桃的栽培。

1903年,有个在北岛西海岸汪加努女子学校教书的女教师圣伊莎贝尔岛(M.I.Fraser),利用假期到宜昌市去看望她的姐妹凯蒂(C.G.Fraser),当时凯蒂在宜昌当福音传教士,同时也教书。1904年2月伊莎贝尔返回新西兰的时候,把猕猴桃的种子带回到自己的国家。然后给了该校一个学生的父亲,后者又把这些种子给了在当地养羊和种果树的农场主兄弟爱里生(A.Allison),爱里生将它栽培后于1910年结果。后来新西兰栽培的猕猴桃都可以追溯到这个农场果园。由于它的味道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加上富含维生素,所以他们不断地对它进行驯化和品种改良。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宜,他们终于取得了成功。

猕猴桃作为果树栽培并成为商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西兰。1940年,北岛的几个果园产的猕猴桃已有可观的产量。就这样,这种新型的水果在新西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选育,又育出大果品种。1952年,猕猴桃鲜果首次出口到英国伦敦。由新西兰培育出来的品种还被逐渐引种到澳大利亚美国丹麦德国荷兰南非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但由于气候等方面的原因,其他国家似乎并未有产业形成。1980年,仅新西兰栽培猕猴桃12300公顷,年产量达2万吨,独占世界市场。

由于它成为新西兰的一种著名水果,而外国人又把新西兰人叫作Kiwi。后来人们干脆也把猕猴桃叫作Kiwi。顺便说一下,这个过程非常有趣,kiwi原先是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因为当地一种不会飞的鸟(我国现在叫它无翼属)叫声象Kiwi,而把这种鸟叫Kiwi,后来,外来的白人将毛利人叫作Kiwi,没想到它后来又成为带有新西兰特色的猕猴桃的别称。

我国把它当作一种果树栽培则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并从新西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同时也大力发展自己的良种选育工作。根据有关报道:在1975年的时候,我国猕猴桃的产量就达500—800万斤,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发展优质猕猴桃498万亩,仅河南西峡县就达4.9万亩。我国现在产的猕猴桃品质和果实的外观也很不错,以河南省产的猕猴桃为例,个重一般在100克,大的可达350克。

猕猴桃从一种并不太引人注目的野果。成为现在世界著名的商品水果是非常值得人们回味的。这不仅使我们联想到原先同样不为人们重视的橡胶、番茄同样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蔬菜之一这类事情。是的,猕猴桃作为一种果品可能有它的偶然性。作为一种浆果,它不适合储藏,也不象柿子适合作果干柿子饼)。就我国传统的果品市场而言,浆果的重要性并不突出。反之,在西方草莓、醋栗葡萄无花果等浆果则是占主导地位的果品。也许正是因为西方人喜欢浆果、这种果实适合加工他们喜爱的果酱、果饼,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推动了他们作出巨大的努力促成这种果树走向果园、走向市场。同时还因为遇到合适的人和传播到合适的地方。

从这种果树的发展历程,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我们的认识水平还很有限,难以预料什么生物将为我们所需,或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何种效益。正如猕猴桃可以变为世界著名的水果一样,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我们也许可以期望有一天,覆盆子(Rubuscorchorifolius)、刺梨(Ribesburejense)、赤楠(Syzygiumbuxifolium)、乌米饭(Vacciniumbracteatum)等有朝一日也会成为我们众多水果中的成员。其它生物也将为后代的生活提供可能的、潜在的保障资源。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

种植技术

一、猕猴桃园地及架式的选择

选择山区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适中、湿度稍大地带,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作建园地为佳。场地确定后,先规划道路、排灌系统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后规划种植地通气暗沟。

猕猴桃种植主要采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篱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多采用平顶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径树作活桩,再加一些可替换的竹木脏,关键部位使用混凝土桩。就地架高1.8米,用10-12号铁丝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网络,铁丝间距60厘米左右。

二、施肥根据猕猴桃品种、计划达到的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决定施肥量。种植前坑槽内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kg,幼期树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后一般每年施肥3次,其肥1次,追肥2次。基肥也即冬肥,在果实采收后施入,每株施有机肥20kg,并混合施入1.5kg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后施入,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2kg,以充实春梢和结果树;第2次在生长旺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复合肥。因猕猴桃的根是肉质根,要在离根稍远处挖浅沟施入化肥并封土,以免引起烧根。旱季施肥后一定要进行灌水。

三、整形修剪及疏果株枝整形根据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条分布均匀,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猕猴桃修前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1个月期间进行,以疏剪为主,适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结果母枝,应剪去过密大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绑缚,及时抹去主干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间。雄株修剪在5-6月花后进行。每株留3-4个枝,每条枝留芽4-6个,当新梢长1米时摘心。一般在花后1个月进地疏果。留中间果,疏边果,达到每4-5片叶留1个果。一般枝每20厘米留果1-2个,弱枝20-25厘米留果5-6个。株产50kg,应留果500-600个。

四、病虫害防治

危害猕猴桃扩要病害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果实软腐病等。其中炭病既危害茎叶,又危害果实,可在萌芽时喷洒2-3次800倍多菌灵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应加强肥水管理,用甲基异柳磷或30%喃丹毒土防治。

猕猴桃主要虫害有桑白蚧、槟栉盾、地老虎、金龟科大叶蝉科吸果夜蛾等。介壳虫类越冬虫用氧化乐果或速扑杀1500-2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用炒皮与呋喃丹按10:1的比例拌匀地面撒施。对于金龟子,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用敌百虫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或用菊类杀虫剂。叶蝉类,用50%辛硫磷乳油或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发生在果实糖分开始增加的9月份,夜间出来危害果实,引起落果或危害部分形成硬块,可用套袋、黑光灯或糖醋液(1:1)诱杀防治,或采用灭扫利或宝得3000倍每隔10-15天喷1次,从8月下旬开始,直至采收结束为止。

采果后清扫果园,剪除病虫枝、枯枝、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侵染源。

五、适期采收

猕猴桃的贮藏寿命和品质受其收获时的成熟度影响很大。猕猴桃果实采收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风味,且必须通过品质形成期才能充分成熟。

依照果实发育期,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时为采收适期,而需要长期贮藏的果实则要求达7%-10%。早采,风味不佳。采收宜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雨天、雨后以及露水未干的早晨都不宜采收。采摘时间以上午10点前气温未升高时为佳。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小心装运,避免碰伤、堆压,最好随采随分级进行包装入库。用来盛桃的箱、篓等容器底部应用柔软村料作衬垫,轻采轻放,不可拉伤果蒂、擦破果皮。初采后的果实坚硬,味涩,必须经过7-10天后熟软化方可食用。后熟的果实不宜存放,要及时出售。

相关词条

植物水果营养价值种植技术药用价值陕西省

相关链接:

1.http://www.ihns.ac.cn/members/luogh/kiwifruit.HTML

2.http://yqxx.jjtang.com/blog/blog-htm-do-read-uid-670780-tid-165895-.html

.3.http://fpb.xxz.govcn/48.htm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