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巴战争,又称中国-锡克战争,是清朝道光年间克什米尔的森巴部落入侵中国西藏的战争。战争始于森巴吞并西藏属地拉达克,继而入侵阿里。大清国的西藏地方政府军队藏军收复阿里后,在拉达克境内被森巴军击败,于是双方议和。森巴同意拉达克恢复向西藏朝贡,但此后西藏并未恢复对拉达克的控制。此战之后,拉达克逐渐沦为英国属地,成为英属印度土邦的一部分。

战争背景

森巴(藏文:སྀན་པ)是藏语对居住在印度北部查谟地区的道格拉人的称呼。森巴分为然吉森、索热森、谷朗森三大部落,最大者为然吉森。森巴部落原本臣属于锡克帝国。19世纪前期,森巴头人转而依附英国,联手对抗衰落中的锡克帝国。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森巴王族摆脱锡克帝国的支配,派兵吞并了中国的属国巴勒提(今巴尔蒂斯坦)、拉达克等地,成为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统治者。1846年,查谟和克什米尔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森巴君主称作“查谟和克什米尔大君”(Maharaja of Jammu and Kashmir)。

战争过程

入侵拉达克

1834年,索热森部落的将领(倭色尔)左拉瓦尔·辛格(道格拉文:ज़ोरावर सिंह कहलुरिया)率军入侵附属于西藏的半独立部落拉达克,拉达克王被迫向其称臣纳贡。道光二十年(1840年)末,左拉瓦尔以拉达克爽约为由,再次派兵入侵。拉达克王向西藏告急,驻藏大臣并不发兵救援。于是森巴军队占领拉达克首府列城,吞并拉达克全境。此时中国正与英国交战,无暇顾及西陲。左拉瓦尔在拉达克得手后,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西藏阿里与新疆叶尔羌(今莎车县)。查得西藏在阿里的驻军仅有数百人,且距拉达克较近,遂定计先进兵阿里。

入侵阿里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在英国远征军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之际,左拉瓦尔·辛格率森巴及拉达克、巴勒提各族军队共七千余人,以朝拜神山圣湖为名,兵分三路,潜入西藏阿里境内。左拉瓦尔率北路军沿班公错东进,趋日土宗(今阿里地区日土县),以防备新疆的援军南下。驻防日土宗的藏军仅二百余人,被森巴军队击溃。中路军由诺诺色朗率领,溯狮泉河而上,攻克扎西岗、噶尔亚沙、噶尔宗(在今噶尔县昆沙乡)。南路军由塔那达日指挥,沿象泉河前进,攻占札布让宗、达巴宗(均在今札达县)。三路军在噶尔宗昆沙会师后,一路向南推进,洗劫了阿里南部重镇补仁宗(在今普兰县)。

藏军反攻

深陷鸦片战争的清廷对森巴的入侵毫无防备。面对拉达克与阿里的失陷,朝廷无力再抽调内地兵力增援,只得令驻藏大臣孟保、帮办大臣海朴与西藏噶厦组织藏军对森巴生番“进兵攻剿,痛加惩创”。噶厦派出噶伦索康·才旦多吉、戴琫(团长)比喜领兵驰援。藏军先封锁了阿里与后藏之间的马攸木山口(在今普兰县与仲巴县之间),防备森巴军进入后藏,等待援军齐集。九月末,藏军收复补仁宗营寨及噶尔冻(噶尔渡,在噶尔县南)。驻藏大臣从武库中取出劈山炮两门交付藏军,以攻取森巴在几汤地方新筑之碉楼。不久,藏军乘大雪在玛旁雍错南岸突袭森巴军,士兵蚌米玛在乱军中斩杀森巴主帅左拉瓦尔。此战藏军大获全胜,俘获两名拉达克大臣及森巴头目四十余人、士卒七百余人。森巴军溃败,逃奔列城。藏军追击至列城附近的顿姆热。

签订条约

1842年9月17日,双方在列城达成和平条约,通过交换照会的方式执行。照会的文本指出,西藏和拉达克之间的“古老、既定的边界”将受到尊重。西藏承认拉达克被并入锡克帝国。锡克帝国放弃了古老的拉达克对西藏西部的领土要求。双方仍将留在自己的领土内。拉达克国王和王后被允许在拉达克和平地生活,拉达克国王将派遣两年一次的罗布恰克使团前往拉萨,而不是多格拉政权。两个地区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将按照“古老而既定的习俗”进行。

战争遗址

普兰县森巴战争遗址现有两处:一处位于多油村,是森巴首领倭色尔丧命处,为森巴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另一处位于曲龙村,为森巴军队入侵时所修建的碉堡。曲龙碉堡遗址位于吉让曲龙村南马甲藏布河岸。碉堡四周放着两座火药炮,八九台小型炮,碉堡高如三层楼房,每一面上下有2个瞭望孔,可以容纳二三十个卫兵。其四周还有大小相等的四个碉堡,都有6个瞭望孔,四周挖了很多大坑,坑里面灌满水,上面铺盖着草料,作成陷坑。附近的山坡上还修了马圈,随时都可以备马出征。

参考资料

别忘了,与鸦片战争同时的森巴战争.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6

印度新轻坦以侵略者为名,采用国外成熟炮塔配合国产底盘.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6

印度新轻坦研制获得新突破,这台“山地坦克”能赶超15式吗?.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