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类释》是一部由清代学者顾栋高于1752年完成的作品,共分为二十一卷正编和三卷续编。该书对《诗经》中涉及的各种名物、典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考证,并对相关诗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书中将相关内容分为多个类别,每类单独成卷,对于以往学界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明确且具有说服力的观点。
作者简介
顾栋高(1679-1759),清朝时期学者,著有《毛诗类释》等作品。他的这部著作旨在通过分类整理的方式,对《诗经》中提到的各类事物及其相关的制度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解释。
内容简介
《毛诗类释》分为二十一卷正编和三卷续编,其中正编涵盖了天文、地理、山、水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顾栋高的研究方法是在广泛收集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比如认为邶、卫并非国名,而是地名;松不是指现今的吴中岳等等。此外,他还对一些传统观点进行了修正,如指出司徒、司空、司马等职位于周代之前就已经存在。续编则主要收录了《尔雅》中与《诗经》相关的释词,以及相应的注释和论证。然而,在对照《尔雅》原作后发现,续编中可能遗漏了两条内容,可能是抄录过程中的失误所致。
参考资料
毛诗类释.明清小说网.2024-09-17
顾栋高:一生著一书 青史留其名.网易.2024-09-17
毛诗类释.中华典藏.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