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境内,坐落在和县城区西北约20千米处,公园总面积约2.6万亩,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基岩沉积岩,成土母质为变质岩类残积物、坡积物,土壤属棕色生石灰土黄棕壤。公园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000~1158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20℃。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5%,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境内动植物繁多,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杉木王、板栗、雀梅等200多种;常见动物有刺猬亚科鳞甲目、画眉、白鹭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马鞍山市和县境内,坐落在和县城区西北约20千米处;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8°21′,北纬31°81′。

地形地貌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基岩沉积岩,成土母质为变质岩类残积物、坡积物。土壤属棕色生石灰土黄棕壤。位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含山褶皱系北部,侵蚀基准面标高+30米左右,山脉整体走向北东南向,最高海拔标高+180米,一般标高+150米以下,地形切割成都市中等,相对高差120~150米。地表岩石出露一般,山坡上局部被浮土覆盖。

气候特点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约240天);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多年年降水量在1000~1158毫米之间,降水天数年均为123.5天。季节分配不均,春季(3~5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6~8月)占38~44%,秋季(9~11月)占18~19%,冬季(12~2月)占10~11%,一年内7月降水最多,12月最少。年均蒸发量为1469~1629毫米,7~8月份在800毫米以上,11~2月在100毫米以下。夏季梅雨特征显著,持续25天左右,梅雨量240~26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2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2~28.4℃;最冷月(1月)2.4~2.8℃;年均最低气温在-7.5℃左右。

水文特征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表水系总体较发育,主要为大大小小的坑塘。其中:西北侧有一老庄水库,水库面积约53516平方米,另外有矿山深挖形成的两个水塘,位于边坡坡脚处,大水塘面积约13963平方米,水面标高44.4米,水深约0.5~4米;小水塘面积约3550平方米,水面标高44.2米,水深约0.1~1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5%,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含少量乔灌木树种的落叶与常绿混交林。境内植物各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杉木王、板栗、雀梅、枫香树乌桕油茶孟宗竹油柿六月雪野樱桃、卫矛、胡枝子等200多种,林中生有何首乌,明党参属杜仲桔梗草珊瑚等名贵药材。

动物资源

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具多种动物,常见的有刺猬亚科鳞甲目、画眉、白鹭、环颈雉长尾雉)、啄木鸟科猫头鹰灰喜鹊,还有多种凤蝶总科和龟蛇。拦龙山怪石峥嵘,娘娘山林木葱笼,小花山绚丽多姿。

主要景观

三清殿

三清殿位于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始建于唐朝贞观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修,后历代屡有修。重檐歇山顶,原面阔五间,进深四楹,后扩为面阔七间,进深六楹,斗拱与之间绘有道教图画,殿内有木石连接的石柱二十根,柱础为莲花覆盆子,正中昔奉三清塑像。殿东厢竖有宋徽宗瘦金书《神霄玉清万寿宫碑》、赵昚《赐少傅孙俊卿礼碑》,并镌孝宗御札和陈俊卿谢恩表文,另有苏轼文天祥等人题刻。三清殿该道教庙观建筑群包括山门、三清殿、通明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和五帝庙、东岳殿、五显庙、西岳殿等。

南天门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位于位于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岱顶西南隅石壁谷上口,是登山盘道顶端,元初张志纯创建。门为城楼式建筑,联书:“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摩空阁

摩空阁位于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内置3尊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门内有小院,正殿为三灵侯殿,赵恒东封泰山时建,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为关林。今置东岳大帝铜像。正殿前为东、西配殿,1984年重建,内供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正殿后是新辟观景台,石栏半围,开阔宽敞,可瞻岱阴诸景。

建设背景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16年12月,和县人民政府在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建设鸡笼山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2017年11月,和县人民政府在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建设和县善厚镇鸡笼山-半月湖景区花海木栈道。

品牌建设

1992年9月,安徽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旅游信息

交通

公交

从莲下车站约步行30.0米到莲阳车站,乘坐102路经过28站,在金砂乡北下车;乘坐21路经过21站,在鸡笼山下车;约步行4.0米便到达终点鸡笼山。

自驾

南京方向:南京绕城高速转南京-芜湖高速公路再转常合高速,到含山县口子下,过含山县城进入巢湖和县的105省道,往善厚镇方向,开到鸡笼山入口后五六分钟即到。

线路

风林禅寺——花山——方山——南天门——一线天——百岁缺

文化活动

轶事典故

鸡笼山古称历山,民间取“鸡修百年能成凤”,“不死鸟不落无宝之地”之意,遂以鸡化“凤”,以笼化“台”,又名“凤台山”。《太平环宇记》载:“麻湖初陷,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因化为石。今山有翼,状如鸡笼,因名”。这种种传说,给此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遂成了江北著名佛道二教圣地。早在唐朝初期,这里漫山上下均是庵堂寺庙,翘角飞檐,鳞次栉比,密布星罗,香火极盛。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称鸡笼山为“天下第四十二福地”,并在此广招门徒,布道传经。历代诗人墨客,学士名流乘兴浏览,托物抒情,诸如唐人李思聪、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贺铸、明人王元翰等名家,游山之后,都留有吟诵诗篇。

参考资料

大美中国i自然 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报.2024-04-03

美哉!鸡笼山.和县人民政府发布.2024-04-03

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县人民政府.2024-04-03

西埠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县人民政府.2018-07-28

和县善厚镇鸡笼山-半月湖景区花海木栈道项目招标公告(皖E2-15-2017-1131).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8-07-28

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录.中国森林旅游网.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