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孜遗址是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镇县湖沟镇杨圩村东南部,南侧紧邻河,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现辟为农田,由多个谷堆组成,地势较高,与周围高差约3米,地表暴露大量鼎足、鬲足、陶片,东部较高处暴露有红烧土遗迹。

南城孜遗址距今约4500年,遗址发现了部分梯形城墙和城壕,以及大量房屋,还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丰富文化遗存,包括鹿头和鹿角、龟甲、小麦和水稻等种子。

文物遗存

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固镇县湖沟镇马楼村。

遗址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现为农田,较高处与周围落差约3米。

地表暴露大量鼎足、鬲足、陶片等,陶色以红陶为主,也有黑、灰陶,多为素面,纹饰主要为篮纹。

遗址东部高处暴露有红烧土遗迹。

文物价值

1988年对遗址进行调查和钻探,有2.5米厚的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2006年又进行调查钻探确认遗址周围有深4米、宽10–20米的环,遗址西北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层,每层厚4厘米左右,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聚落遗址。该遗址是淮北市地区新石器遗址中面积较大的一处,对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分布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3年12月4日,中国考古学家在安徽省发掘出一座4500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武汉大学考古学家称,固镇县南城孜遗址发现了部分梯形城墙和城壕,以及大量房屋。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丰富文化遗存,包括鹿头和鹿角、龟甲、小麦和水稻等种子。南城孜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是固镇县继垓下大汶口史前古城遗址后,发现的第二座史前古城遗址。考古人员表示,如此近距离的发现两座史前城址在全国还十分少见,对于研究淮河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