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梯关乡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部,东邻林州市任村镇,南接东寺头乡,西靠青羊镇和中五井乡,北与石城镇、阳高乡相连。乡政府距离县城约18千米,总面积为147.16平方千米。1949年,虹梯关乡分属平顺县第二区和第三区。1984年,虹梯关公社改为虹梯关乡。截至2018年末,虹梯关乡户籍人口为7121人。截至2020年6月,虹梯关乡下辖20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虹梯关村。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9个商业网点,270名职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万元,同比增长6.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2900万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9元。2018年,虹梯关乡有5个工业企业。

历史沿革

1949年,虹梯关乡境域分属平顺县第二区和第三区。

1956年,属虹梯关乡。

1958年,属飞跃公社。

1959年,属壶关县虹梯关公社。

1960年,属平顺县虹梯关公社。

1961年,佛堂、西井山、兰岩、虹霓、库5生产大队划归苤兰岩公社,撤销龙柏庵生产大队。

1962年,增设化圪道生产大队。

1984年,虹梯关公社改虹梯关乡。

2000年12月,苤兰岩乡并入虹梯关乡,增设苤兰岩、西井山、槐树坪、龙柏庵、梯后、棒峧、库峧、碑滩、虹霓、佛堂10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虹梯关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分为丘陵台地,主要山脉有天池岭、秋房岭,境内最高峰天池岭位于虹梯关村,海拔1213米;最低点龙板河滩位于龙柏庵村口,海拔721米。

水文

虹梯关乡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虹霓河、秋房沟河、李家河、虹梯关河4条,河流总长度30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虹霓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虹梯关村、臭水交、梯后、碑滩、槐树坪、龙柏庵等村,长21千米。

自然资源

虹梯关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灰岩石英岩、硅、铁等,其他自然资源有土、树、椴属侧柏欧黄栌连翘、邓青(红豆杉)、漆树、白皮松等野生植物;豹、狼、狐属、獾、野山羊东方狍)、梅花鹿、野兔、猫豹、黄鼬、毛(松鼠)、环颈雉等野生动物,森林面积5.8万亩,林地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10162亩。

硅矿资源丰富,储量约27亿吨,可露天开采且品位高达98.6%以上;旅游业:虹梯关、碑滩、虹霓、梯后等村原始生态旧貌游。发展民俗古色古香的乡村文化游(传统的小作坊、小加工、小工艺品等),体现农家特色游、原始中国传统村落游。100套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旅社(馆),吃住农家,(农家饭体现山野味,传统做法)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有机绿色食品为主;虹霓大峡谷申报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启动,已投资400多万元,停车场、一号坝已建成,北大门、西大门及景区开发正在紧张施工。虹梯关虹霓村发展农家旅社,已开始接待旅客;西井山的观日出、赏月写生基地及生态观光游正在筹建。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虹梯关乡下辖19个行政村:虹梯关村碾凹村、北秋房村、佛堂村、虹谷峧村、臭水峧村龙柏庵村苤兰岩村槐树坪村、棒峧村、碑滩村、西井山村化圪道村界畔峧村芦芽村库峧村克老峧村梯后村、虹霓村。

截至2020年6月,虹梯关乡下辖1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虹梯关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虹梯关乡辖区总人口74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4人,城镇化率4.3%,另有流动人口262人,总人口中,男性3786人,占50.7%;女性3687人,占49.3%;14岁以下1188人,占15.9%;15—64岁4940人,占66.1%;65岁以上1345人,占18.0%,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15.1‰,人口自然增长率8.3‰。

截至2017年,虹梯关乡常住人口5707人。

截至2018年末,虹梯关乡有户籍人口712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商业网点9个,职工27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万元,比上年增长6.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2859元  。

2018年,虹梯关乡有工业企业5个  。

农业

2011年末,虹梯关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4亩,农业总产值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4%,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4560.5吨,人均610.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平顺潞党参花椒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838头,年末存栏905头;羊饲养量850只,年末存栏560只;家禽饲养量15690羽,上市家禽7830羽,生产肉类234吨;畜牧业总产值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林木覆盖率32.3%,水果种植面积40亩,产量45.5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柿子,其中苹果17.4吨,梨16.6吨,柿子11.2吨,大型农业机械10台(辆)。

工业

2011年,虹梯关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的3.2%。

文化

地名由来

虹梯关乡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兵科给事中夏言亲笔撰文丹书石碑虹梯关铭,由此得名  。

交通

虹梯关乡有县级公路1条,长73千米  。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6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12所,在校生890人专任教师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9人,专任教师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各类科技人才2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4人,经营管理人才73人,技能人才53人,农村实用人才31人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9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00人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病床1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120人,参合率100%  。

社会保障

2011年,虹梯关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户,人数32人,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长69%,月人均284.1元,比上年增长48.7%;城市医疗救助5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3人次,共支出79874.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5户,人数532人,支出44.2万元,比上年增长49.0%,月人均69.1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1人,支出25.4万元,比上年减少8.4%;农村医疗救助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65人次,共支出33250元,比上年增长66.7%;农村临时救济25人次,支出2950元,比上年增长24.6%  。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虹梯关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2千米,投递点19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2.3万份、期刊2000册,业务收入35.1万元,固定电话用户64户,移动电话用户3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65万元  。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官网.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