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果蚊子草(Filipendula ulmaria (L.) Maxim.)是蔷薇科蚊子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广布于欧亚北极地区、寒温带、土耳其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旋果蚊子草的株高可达0.8米-1.2米,叶为羽状复叶,花瓣白色,瘦果弯曲如螺旋状着生于果托上。旋果蚊子草可用于制作蜂蜜酒香精油

形态特征

植株

蔷薇科蚊子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80-120厘米。

茎有稜,光滑无毛。

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叶柄无毛;顶生小叶3-5裂,裂片披针形到长圆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重锯齿或不明显裂片,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绒毛,有时少数基部叶绒毛脱落近于无毛;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稍小或几等长,长圆状卵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或不明显裂片;托叶草质,绿色,半心形或卵披针形,边缘有锐齿。

顶生圆锥花序,花梗疏被短柔毛;花直径约5毫米;萼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期6-9月。

瘦果弯曲如螺旋状着生于果托上,几无柄。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旋果蚊子草原产于欧洲北极地及寒温带、南可达土耳其、苏联中亚地区及蒙古。 在土耳其、俄罗斯、蒙古等地也有分布,中国分布于新疆等省地。多生长在海拔1200米-2400米的山谷阴处、沼泽、林缘及水边。

生长习性

旋果蚊子草喜光,稍耐阴,适宜在富饶、潮湿多雨的土壤栽植。

繁殖

旋果蚊子草的繁殖方法一般为播种繁殖和分根繁殖。

用途

旋果蚊子草也可用来制作蜂蜜酒,亦可作香精油,其叶子可用来在上菜前被放在玻璃板上作为装饰。

异名

Filipendula vulgaris Moench f. ulmaria (L.) 美信集成产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