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滨鹬属于鹬科(Scolopac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鸟纲、鸻形目的1科。
形态特征
白腹滨鹬是一种小型至中型的涉禽,体长约600毫米,翅长约290毫米。其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雌雄羽色及大小相同,跗骨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蹼。
分布范围
白腹滨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繁殖,冬季则迁徙至热带地区的某些地方。
栖息环境与习性
白腹滨鹬主要栖息在潮湿、阴暗、落叶层厚的稠密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它们白天常常隐藏在林中,很少飞出来活动。受到惊扰时,只会短暂地飞行一小段距离,然后再次躲藏在树丛中。黄昏时分,它们会飞到森林附近的湿地、湖畔、河边、水田和沼泽地上寻找食物。平时很少鸣叫,但在发情期间,鸣声变得多样。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蚯蚓、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美国白灯蛾,以及蜗牛、淡水螺蛳等。当受到驱赶时,白腹滨鹬通常保持安静,但偶尔也会发出快速的"etsh-etsh-etsh"声。在占据领地飞行时,雄鸟会发出"oo-oort"的低沉声音,随后伴随着具有爆破感的尖叫声。
繁殖行为
白腹滨鹬在繁殖季节实行一雄多雌制。通常在夜间结合,白天分开生活。回到巢区时,开始进行发情飞行。一般在日落时分,雄鸟会在树林上方飞行。发情结束后,雄鸟会找到雌鸟并进行地面交配。巢穴位于密林中的地上、小灌木丛下方或枯枝落叶堆中,呈浅坑洼状,由枯枝、干草、干叶等材料构成。产卵时间在4月至6月,每窝产卵3至4枚。卵呈长梨形,外壳较薄,带有棕色、黄褐色和粉色,并点缀着天蓝色或淡紫色斑点。孵化期大约持续22至24天。
参考资料
白腹滨黎.关注森林网.2024-11-06
知蚌不知鹬, 今得鹬鸟—— 惜之!.搜狐网.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