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新,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多年从事膜分离过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曾于1997.1-1998.1 在EXXON REARCH AND ENGINEERING CO. (美)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开展膜分离研究。
研究领域
双极性膜电渗析过程: 该过程可以适用于有机酸的制备和分离、废水中可电离物质的回收等领域; 需要从分子和离子透过膜的传递机理、膜的制备和过程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其他电渗析过程:用于手性电解质拆分的电渗析过程,用于氨基酸混合物分离的电渗析过程,用于氨基酸等有机酸脱盐的电渗析过程等。
学术兼职
2013-2017 教育部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14-2019 化工系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化工高等教育 编委 2007-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化工专业认证分委员会成员,2007-2012
第3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秘书长
第2和第4,5届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副秘书长
化工系付系主任,2006-2009
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挂职, 1999-2000)
荣誉以及获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1998
清华大学SRT指导教师奖 (一等奖) 2000
清华大学实验技术奖 (一等奖) 2002
清华大学实验技术奖 (三等奖) 2002
良师益友,2003
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二等奖,2004
《化工原理》教材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 2004
《化工原理》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4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2009年,第5完成人(共11人),清华大学为第3完成单位(共9个)
2009年12月14日,用双极性膜电渗析实现酚钠转化为苯酚和氢氧化钠获得燕化公司的科技成果评定
2012年5月 清华大学第12届实验技术成果3等奖,液体精馏综合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丁立,彭勇,余立新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化工学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骆广生,魏飞,郭宝华,邱彤,余立新
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化工学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骆广生,魏飞,郭宝华,邱彤,余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