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华北后,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潘凯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凌青绥联合县工委组建三个突击组,深入到凌源市、绥中县等地进行抗日活动。潘凯任绥中突击组副组长,率队到绥中大横岭沟、羊岩子,塔子沟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和尚房子、干沟一带敌伪人员闻名丧胆。
正文
年12月14日晚,潘凯、于海生等5人在大王庙慈庵村开区干部会,传达县委会议精神,晚上住在农会主任邓三级家东屋。不料坏人告密,国民党绥中县保安队中队长吴名率八九十名匪徒潜入慈愍庵村。
午夜过后,潘凯、于海生几人开完会刚要躺下睡觉,就听全村狗叫,四外有人狂呼乱喊。潘、于二人听到喊声,知道敌人已包围了住所。但仍镇定自若,组织火力把住门窗各个有利位置。并下令:敌人不进射程不开枪,节省子弹,血战到底。敌人以为人多火力足,机关枪封住了门窗,满可以把潘凯、于海生吓住,仍在喊话,逼诱投降。潘凯气愤已极,大声命令:“打!”屋内5人猛烈射击,屋外的敌人立刻倒退几十米。潘凯趁机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现在的情况非常紧急,不容我们多想。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宁死不屈,坚持斗争……”他的话音未落,其余4人异口同声地说:“宁死不屈,坚持斗争!”敌人又向屋里打了一阵枪。见没有还击,又没动静,以为屋里的人都被打死了,就冲了上来。忽然从屋里射出子弹,前面的敌人应声而倒,后面的敌人慌忙退了回去。敌人恼羞成怒,便放火烧房子。面对着房子落架,子弹打光,突围无路的绝境,潘凯、于海生几人把文件烧掉,枪支砸断,不给敌人留下任何东西。这时,一颗子弹打来,潘凯身负重伤倒下。敌人冲了上来,潘凯、于海生等人被捕。
潘凯、于海生双手被钉在车厢板上,仍然大义凛然,对敌怒目而视。潘、于二人被押到绥中县后,又被当作共产党要犯解往沈阳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潘凯因伤势严霓,在开往沈阳市的火车上避医、绝食,死在沈阳国民党集中营里,时年33岁。
参考资料
潘凯.中华英烈网.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