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市)人,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唐朝宰相。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进士及第,曾参与编《三教珠英》。神龙元年(705年),崔湜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景龙二年(708年),崔湜任兵部侍郎。后依附上官婉儿,得唐中宗宠信,历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云元年(710年),韦皇后临朝听政,崔湜再次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并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等人密谋,欲废除李隆基,另立皇帝。后来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全唐诗》收录了崔湜的《早春边城怀归》等32首诗作,其中多数属于奉皇帝之命创作的应制诗、与同僚唱和的诗作,以及社交场合的赠别诗、酬答诗。他原本著有个人诗集一卷。《旧唐书》的卷七十四、《新唐书》的卷九十九中都有关于他的传记。
人物生平
依附武氏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多次升迁后担任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
神龙元年(705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湜见李显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桓彦范、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崔湜不依不饶,劝武三思将这些人全部杀死,以绝后患,并推荐自己的表兄周利贞办此事。武三思遂派周利贞赶到岭南,追上桓彦范等人将其杀死。周利贞被升为御史中丞。
担任宰相
景龙二年(708年),崔湜改任兵部侍郎,与担任礼部侍郎的父亲崔挹同时担任尚书省副职,开天宝之先例。当时,牛昭容上官婉儿专秉内政,崔湜便依附于她,因此深受李显的宠信,改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龙三年(709年),崔湜与郑愔一同执掌典选。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肆破坏选官制度,遭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崔湜得以改授襄阳市刺史,不久又任尚书左丞。
景云元年(710年),韦皇后临朝听政,崔湜再次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并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旦登基后,将他外调担任华州刺史,不久又任命他为太子詹事。
当初,崔湜建议说在山南可以引丹水开通漕运到商州区,从商州凿山开辟出石门,抵达北面的蓝田县,可以开通运输通道。李显任命崔湜为使臣,打开大昌关,服役的有几万人,死去的人占十分之五。崔湜禁止在旧道上通行,而新道又被夏天的大水冲毁,多次崩塌导致道路不通。后评定功劳,加授崔湜张果老。
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崔湜因争权而陷害刘幽求,使他被贬谪到岭表,还指使广州市都督周利贞将其杀死,没有成功才停手。当时崔挹以户部尚书的身份退休,但是生性贪婪,多次接受别人的请托向崔湜求情。崔湜大多没有答应,从此父子之间关系不和睦。
流放赐死
唐玄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多次到崔湜家里亲密交谈。崔湜暗中依附太平公主,当时的人认为他是个危险人物,非常害怕他。门客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称赞写得好却不知悔改。
开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李隆基,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
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召见崔湜说出自己的想法。弟弟崔澄对他说:“皇上有事询问,小心不要隐瞒。”崔湜没有听从。等到被召见时,他的回答违背了皇帝的旨意。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到岭南。当时武威郡长史李晋也获罪被杀,临死前他叹息着说:“这本来是崔湜的阴谋,如今我要死了而崔湜却还活着。”后来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在荆州市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个人作品
文章作品
参考资料:
诗歌作品
参考资料: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忘恩负义
崔湜在襄阳市时,与谯王多次互相馈赠。谯王失败后,崔湜理应被处死,幸亏刘幽求、张说的维护才免于一死。崔湜做了宰相后,却诬陷刘幽求将他流放到领表,还暗中安排广州市都督周利贞去杀害他,结果没有得手。之后又与太平公主一起将张说驱逐。
自比王谢
崔湜与兄弟崔液、崔九、崔莅都因才学而担任要职。每次兄弟们饮宴之时,崔湜都自比东晋时的王谢贵族,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官职显要,都属一流。大丈夫应该掌权治人,岂能默默地受制于人。”
诗服张说
崔湜担任宰相时,年仅三十八岁。他曾在傍晚出端午门,下天津桥,赋诗道:“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叹道:“这般文采地位,我还可以追得上他,可是像他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我就比不上了。”
杖则遭忧
崔湜的父亲崔挹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为他谋取官职。崔湜不知此事,没有录用这个人。这人便对崔湜道:“您的亲人收了我的钱,为什么没有给我官职?”崔湜大怒:“我哪个亲人收了你的钱?我要将他杖毙。”不料,这个行贿人竟然道:“您可千万不能将他杖毙,不然您就要遭忧了。”崔湜这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受贿,不禁大惭。
死前梦兆
崔湜被流放岭南时,途经荆州市,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便问善于占梦的张。张猷道:“这是大凶之兆啊。坐在地上听法,法是从上而来的。镜字是金旁加个竟子,难道要终于今日?”不久,御史传来敕命,令崔湜自尽。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新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唐太子少保薛稷,武威郡长史李晋,中书令崔湜、萧至忠、岑羲等,皆外饰忠鲠,内藏谄媚,胁肩屏气,而舐痔折肢,阿附太平公主,并腾迁云路,咸自以为得志泰山之安也。七月三日,家破身戮,何异𫛢鴂栖于苇苕,大风忽起,巢折卵坏。后之君子,可不鉴哉。(《朝野佥载》 评)
崔湜之德,去祖逾远,谓势可恃,谓进无伤,及位极人臣,而心无止足。览《海鸥赋》,知而不诫,及荆州市之梦,人知不免。《易》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刘昫 评)
参考资料
定州市人民政府.定州市人民政府.2025-03-04
有才无德的崔湜.洛阳网.2020-01-14
有才无德的崔湜.洛阳网.2025-03-02
作死的崔湜.凤凰网.2020-01-14
古诗镜粗校.识典古籍.2025-03-01
资治通鉴.识典古籍.2025-03-01
朝野佥载.识典古籍.2025-03-01
一代公主.豆瓣.2025-03-05
唐明皇.猫眼电影.2025-02-28
大明宫词.猫眼电影.2025-02-28
朝野佥载.识典古籍.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