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鸭,别名潜水鸭、港湾鸭,因潜入水中觅食而得名,是雁形目鸭科潜鸭族的动物。14~16种,如青头潜鸭、斑背潜鸭、白眼潜鸭、赤嘴潜鸭等。潜鸭分布于世界各地。
潜鸭是水栖鸟,深水鸟类,体圆,头大,均无具金属光泽的翅斑,但大多数种翅膀带白色。雄体头部通常为黑色或红色,具金属光泽。雌体纯褐色。羽毛致密;嘴多扁平,先端具嘴甲;前趾间具蹼,后趾形小而不踏地;雌雄外形不同,雄性具交接器;尾脂腺发达;气管基部有膨大的骨质囊。
潜鸭的繁殖方式为卵生。产7~17枚淡黄色或暗绿色卵。孵化期23天。其很少鸣叫,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2019年,青头潜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分类
潜鸭,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潜鸭族(Aythyini)的14~16种潜水鸭。种类很多,比如青头潜鸭、斑背潜鸭、白眼潜鸭、赤嘴潜鸭等。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形态特征
潜鸭是水栖鸟,深水鸟类,体圆,头大,均无具金属光泽的翅斑,但大多数种翅膀带白色。雄体头部通常为黑色或红色,具金属光泽。雌体纯褐色。羽毛致密;嘴多扁平,先端具嘴甲;前趾间具蹼,后趾形小而不踏地;雌雄外形不同,雄性具交接器;尾脂腺发达;气管基部有膨大的骨质囊。
生活习性
潜鸭很少鸣叫,通常喜欢较深的河、湖泊以及海湾的入口。潜鸭通常只有头部和背部暴露在水面之上。在打开翅膀时必须跑或跳一段距离。潜鸭将羽毛拉近身体,可以将空气捕获在羽毛之间,这样有利于潜入水中,其潜水时间大约在10~20s。潜鸭与其他物种的区别特征之一是脚和腿的放置位置,与将双腿伸向身体中心的鸭子不同,潜鸭的腿和脚更向后放置,并且其脚较大,这样可以帮助潜鸭游泳和潜水。但是在陆地上,其行走不便,往往会直立身体以保持平衡。在食性方面,潜鸭属杂食性,其主要以鱼类,水生植物和贝类为食。它们可以潜入更深的水域获得其他水禽无法获得的食物。
分布范围
潜鸭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斑背潜鸭为例,其属于冬候鸟,在中国迁徙时见于黄海地区。在中国东南部和华南沿海省份及台湾越冬。在国外,其繁殖主要在亚洲和欧洲的极北部,冰岛及北美洲的西北部;越冬在日本,朝鲜,印度西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欧洲西部沿岸,不列颠群岛,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沿岸。
繁殖方式
潜鸭的繁殖具有典型的求偶仪式,雌鸭对着它所选中的雄鸭鸣叫,诱发它进行求偶表演。雄鸭协助选择营巢地点(在地面刨的浅坑或一堆苇草)。雌雄共同参与早成雏的养育。产7~17枚淡黄色或暗绿色卵,或产于自己巢里,也常产在其他鸟,包括无亲缘关系的鸟的巢内。孵化期23天。长有绒羽的幼雏出壳後立即由雌鸟带进开阔的水里,数天内即学会潜水,6~8周后便能飞行。大多数种类在沿海或较大的湖泊越冬。
类群区别
鸭亚科善于沿着水面飞行,偶尔潜水,掠过水面摄取食物。其食性以种子,谷物,植物,昆虫和植物病原线虫为主。钻水鸭的脚较潜鸭更靠前,这使得其很容易在陆地上行走。
主要物种
青头潜鸭
形态特征
青头潜鸭全长435-480mm。
雄性成鸟:头和颈黑色,并具有绿色光泽;颏部有一小块三角形的白斑;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色较浓;下背和两肩满杂以褐色蠢斑;初级飞羽的羽端和外羽片暗褐色,第1枚内羽片近灰色,2-4枚转灰白色,从第5枚开始几乎整个羽片变为灰白色,仅端部黑褐色;次级飞羽白色,形成明显的翼镜,端部有一暗褐色横带,边缘有白色狭纹,三级飞羽暗褐色,并有绿色光泽;胸部暗栗色;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下腹杂以褐斑;两胁淡栗褐色,羽有白端;尾下覆羽洁白。
雌性成鸟:头和后颈黑褐色,头侧、颈侧棕褐色;眼先与嘴基间有一红栗色斑块;前颈和喉亦为褐色,稍杂以白色点斑,颏部亦有一小块三角形白斑;上体暗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比较浓些,背和两肩羽毛边缘稍淡;两翅羽色与雄性成鸟略同;胸部淡棕褐色,各羽边缘更淡;腹部白色,下腹杂以褐斑,向后斑杂更多;两胁褐色,羽端白色;尾下覆羽洁白。虹膜白色或淡黄色;嘴深灰色,嘴甲和嘴基黑色;跗蹠铅灰色。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青头潜鸭栖息于淡水河旁或湖泊,有时到海岸附近。
主要价值
青头潜鸭在中国东部是常见候鸟之一,是主要的一种狩猎对象。羽毛可作填充材料。
物种保护
2018年,中国衡水市召开的青头潜鸭保护国际研讨会制定了中国青头潜鸭保护行动计划。
2019年,青头潜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青头潜鸭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迁徙物种保护公约(CMS)附录Ⅰ。
斑背潜鸭
形态特征
斑背潜鸭全长在400mm以上。
雄性成鸟:头和颈的羽毛犹如天鹅绒般柔软,纯黑色,并大部闪着紫色光泽,头和颈等的两侧却具金属绿色反光;上背、腰、胸和尾的上下覆羽等均为黑色;下背和肩羽白色,满杂以黑色狭窄的波状横斑;翅上覆羽淡黑褐色,并具棕白色的蠢状细斑;外侧四枚初级飞羽黑褐色,内羽片除羽端外褐色较淡;从第5枚起,外羽片转为近白色,羽端仍黑褐色;次级飞羽白色,构成明显的白色翼镜,羽端淡黑褐色;腹部和两胁纯白,下腹混杂有稀疏的暗褐色细斑;尾羽淡黑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嘴的基部有一白色宽环;头、颈、胸和上背均为褐色,各羽具不显明的白色羽端,构成鱼鳞状斑纹,下胸羽端较宽,而较显著;下背和肩羽褐色,有不规则的白色细斑;翅与雄鸭略同,翼镜亦白色但较小些;腹部灰白色,肛周杂以乌褐色;两胁浅褐色,羽端具明显的白斑。尾下覆羽褐色,腋羽白色。肛膜亮黄,嘴蓝;跗蹠和趾铅蓝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
斑背潜鸭分布于全北界。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在温带沿海水域包括东南亚及菲律宾。
栖息环境
斑背潜鸭多在沿海水域或河口活动;有时栖息淡水湖泊。
主要价值
斑背潜鸭是中国冬季狩猎对象之一,个体比较大,一般体重在一公斤左右,其肉质量较高,可供食用。羽毛可供填充材料。
赤嘴潜鸭
形态特征
赤嘴潜鸭雄性成鸟(繁殖羽):额、头侧、喉及上颈两侧深栗色,自头顶至颈项的冠状羽淡棕黄色;下颈及上背黑色,并具淡棕色羽缘;下背褐色,至腰和尾上覆羽又转为黑褐色,并闪绿色光泽;尾羽灰褐色,羽缘近白色;两肩棕褐色,基部各有一块鲜明的白斑;翼上覆羽及三级飞羽土褐色,外侧初级飞羽的外羽片及羽端褐色,内羽片白色(第一枚飞羽内羽片亦褐,仅边缘部分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除羽端外,大都白色;次级飞羽的白色部分形成宽阔的翼镜,羽端灰褐色;翼缘白色。下体全黑褐色;下胁白色,形成两大块斑,这块斑的前面与内侧的黑羽部分杂有黑褐色的波状细斑。
雌性成鸟(繁殖羽):头顶暗棕褐色,羽冠不明显,头的其他部分灰白色;上体淡棕褐色,腰部色泽较浓;翅羽与雄鸭相同,但初级飞羽的内羽片和翼镜均为灰白色。下体淡灰褐色,胸侧及两胁较浓而略沾棕色,尾下覆羽污白或淡褐色。雄鸟(润羽;于8月中旬采自乌粱素海):很像雌性成鸟,但羽色较暗;下体杂有浅棕褐色;翼镜纯白色,是其与雌鸟显著区别之处。虹膜红或棕色,或棕褐色(♀);嘴红色,前端较淡(♂),或灰褐色、外缘粉红(♀);跗蹠土黄色(♂)或淡黄褐色(♀)。
分布范围
赤嘴潜鸭主要繁殖在亚洲中部,欧洲中部;越冬主要在印度北部和中部、亚洲西南部、欧洲南部及非洲、东北隅和西北隅沿海一带。
栖息环境
赤嘴潜鸭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一带繁殖。冬季迁至横断山区南端的四川省和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越冬。尤以洱海、宁蒗泸沽湖中分布的数量最多。
主要价值
赤嘴潜鸭没有鲜艳的彩色羽毛,但体羽底绒较厚,可供填充用;肉质肥美,是一种秋季猎用禽。
白眼潜鸭
形态特征
白眼潜鸭中等体型,体长41cm左右的全深色型鸭。仅眼及尾下羽白色。雄鸟头、颈、胸及两胁浓栗色,眼白色;雌鸟暗烟褐色,眼色淡。侧看头部羽冠高耸。飞行时,飞羽为白色带狭窄黑色后缘。雄雌两性与雌凤头潜鸭区别在于白色尾下覆羽(有时也见于雌凤头潜鸭),头形有异,缺少头顶冠羽,嘴上无黑色次端带。与青头潜鸭区别在两胁少白色。虹膜-雄鸟白色,雌鸟褐色;嘴-蓝灰;脚-灰色。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
凤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
Dabbling and Diving Ducks – What’s The Difference?.meyerhatchery.2025-05-09
潜鸭属.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5-07
Diving Ducks: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abbling and Diving Ducks.hummingbirdsplus.2025-05-09
Aythya baeri.iucnredlist官网.2025-05-07
小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8
美洲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8
澳洲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8
青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8
环颈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8
红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凤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马岛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斑背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新西兰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白眼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帆背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Aythya.catalogueoflife官网.2025-05-07
小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
An Introduction to Dabbling Ducks and Diving Ducks.trekohio.2025-05-09
Dabblers vs Divers.mdc.2025-05-09
斑背潜鸭.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5-07
奥岛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9
青头潜鸭.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5-07
青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
斑背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
赤嘴潜鸭.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5-07
赤嘴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
白眼潜鸭.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5-07
白眼潜鸭.inaturalist官网.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