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桂先生,1938年生,祖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字青云,号秋辉堂主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创新研究院顾问,是当代中国书坛不可多得的功力深厚、秉持传统、各体皆工、为艺全面的书法名家。

人物简介

荣桂先生,1938年生,祖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字青云,号秋辉堂主人。

荣桂先生,1938年生,祖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幼承家学,迷痴书道,自欧体入手,专攻汉隶,以楷、隶、行、草四体为所好,喜擅楷、隶、行。先生志洁行高,常谓书画乃学养、人品之表露,两者不可偏废。年及弱冠即投身教育事业,半个世纪以来,先生教书育人不辍,醉心书海为乐,数十年如一日,从传统入手,一直临习古人名帖和近代名家书帖。先生心胸豁达,热心公益,几十年来为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书刻牌匾、写制版面,声名遍播。生重传统、贵自然、尚古意,与古人之意蕴相通,随心所欲但不逾矩。临池实践追求章法、笔墨技巧和风格、意境,风行神妙,尽在自然之理,字体端庄、俊美、劲健、潇洒,在古雅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含蓄、文雅、高贵,浓厚的书卷气息和学人风度,在点画间彰显。

人物成就

荣桂先生艺术造诣为世人所重。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赛,获三金二银之大奖。中国书协举办的首届全国老年书法展和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其作品均入选。先后入编《翰墨中国》、《中国名人书画大典》、《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图鉴》等多部书画集。作品已被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首都艺术纪念馆收藏,也为日本韩国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求购珍藏。曾被中共中央党校刊物以“四十年书路墨飘香”作过专题报道。2007年参加中法艺术家沿海城市书画巡回展,在国内外声誉日隆,求书法者日众。

荣桂先生在京举办多次个人书展,2011年5月第二次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人书法展大获成功,再次得到首都书画界以及各界人士好评,《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北京电视台》、《人民网》、《中国书法网》专题报道。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农民日报》、《神州名家书画》、《科技日报》、《北京晚报》等刊登,多家报刊台专题介绍,各大门户网站文化频道专门报道。

荣桂先生在国内大展中屡获大奖,作品亦为国外友人收藏,然多不为人所知。生也有涯而书艺无止境。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荣桂先生虽已寿登古稀,仍耕耘不止,收获着一个又一个诱人硕果。

人物评价

先生生于斯长于斯,潜移默化,深受影响,其从教半世纪,习书一甲子,手执一卷天地广,提笔儒墨神气清。前贤历历,心慕神追,崇尚清闲之趣、平和之风、庄严之格、宁静之情。其以传统条幅、中堂、对联、扇面、册页、匾额、手卷等形式,书写经典名篇、名诗名句,融自在的情感追求于自己期望的意境中。先生重传统、贵自然、尚古意,与古人之意蕴相通,随心所欲但不逾矩。笔秃十管,磨墨万锭;翰不虚动,各体皆工。其楷书,呈正大光明、仪态万方的包容之象;其草书,具灵动流畅、千姿百态的变化之姿;其隶书,现厚重凝聚、庄严典雅的宁静之美;其篆书,备奇正相生、逶迤盘旋的活力之势。含蓄、文雅、高贵,浓厚的书卷气息和学人风度,在点画间彰显。

书法艺术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地处鲁东南,为齐鲁名郡、东夷之乡。这里有汉字的源头 —— 比甲骨文尚早 1500 余年 —— 陶尊文字,传统历史文化底蕰极为深厚,历代人才辈出,文章风流。民间素有习书练字之风,无论长幼尊卑,皆以“门面”书字为荣。近年来,更有一批书家、画家在省及国内声誉鹊起,蔚成一派。盛荣桂即为其中突出代表。他沉稳内敛,以“德艺双馨”而有口皆碑,他不事张扬,即以书艺享誉四方。

盛荣桂出身莒地书香世家,自幼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未及齿,即摹贴习书,

奠定了扎实的技法基础。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投身教育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一面教书育人,一面醉心书海,情系于此,相益不辍,最终皆获大丰收。

盛荣桂的习书之路,先欧、柳、颜,继之二王、再褚、赵,后又涉猎五体,遍览百家,对端庄秀美、劲健潇洒一派大为钟情。几十年来,他在完善自身素质的同时,还用异于前人的审美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继承、改造以至超越传统,形成了融碑的雍容丰厚与帖的文雅飘逸于一体的自家风貌。观其书作,楷书字结构端平,圆润中见健功;隶书字以气运笔,线条流畅,既得汉隶坚劲、峭拔之髓,又有灵动圆转之味;行书字深见临贴之功,笔法老到,字体优雅、深厚,习古而不泥古,力求在古人森严法度中融入萧散淡远、挥洒自如之意境。其狂草刚柔相济,左顾右盼,布局精妙,看似字字独立,却因线条处蕰藏化机而活泼雀跃、气韵暗通。其临主席草书,颇得真味,根据结体纵长,以斜取势,笔笔有神气,在神似中又有创新。他对魏碑注力尤深,诸帖中最喜《金农》。他的美术字在当地称为一绝,在写金农体中就用毛笔取方笔,横笔粗,直笔细,爽利刚断,气韵生动,在常规的笔法中不时有一种异趣闪现,但同时又没有逾越规范。

在学书过程中,盛荣桂从不以个人的好恶一味推崇碑版或帖字,而是转益多师,力取诸家之长,以冷静而理性的眼光审视优秀的古典传统,努力寻找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契会点。他的书法无论是鸿幅巨制还是寸纸片语,在苍茫老辣、汪洋恣肆的情调中溢出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以碑立骨,以帖养气,碑帖相融,互补互参。他注重创新,敢于创新,取法古人而不泥迹古人,在各体中追求宽宏大度,拙中见巧,意到笔到,强化了字体取势和线条变化,取笔方圆兼施,中锋侧锋并用,有意识地强化对比,在恪守传统中升华着自己 .

笔墨之道 , 在乎性情 . 盛荣桂为人宽厚谦和 , 耿直热心 , 他以乡贤 崔祝生老 先生为范 , 甘守寂寞 , 淡泊名利 , 每以奖掖后进为乐事 . 退休后不愿居高楼闹市 , 静守茅舍竹篱。他也讲“笔墨当随时代” ,但更多的是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愿走动钻营,不求闻达。古人云, “书如其人。 ”“书品即人品” 。诚然,书法和做学问、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盛荣桂具有含蓄内敛的生命观,为人不苟,论艺不伪,安贫乐道且守廉慎独。其艺术观始终定位在为社会为民众服务上。其审美观定位在端庄俊美、正大气象上。其作品也当然地雅俗共赏中显示着富丽堂皇。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如今他虽年近古稀,笔下却依然是年轻人般的劲健活跃、潇洒从容。故其作品深受大众欢迎,争相求之,他也乐此不疲,他不喜参赛争名,字也大多入了寻常百姓家。即使获奖,也从不示人。据家人透露,他的作品先后有七、八件被日本韩国及多个东南亚国家收藏,仅 2005 年,他参加四次全国书画大赛,获两金、两银。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沈阳艺海拍卖代理中心签约特级书法家。

“做人做事,要有颗平常心。 ”盛荣桂常常这样说,他时常在安详闲谈的心境中去思考和创作,以深谙书理的慧质心性和心平气和的处世风范,将书法、生活和做人融会贯通,使他在书法中找到了生命的着眼点。

盛荣桂,乃一真书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