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城市空间理论、城市设计理论及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理论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2000-2001年获法国总统奖学金参加“50名建筑师在法国”中法文化交流项目,2004年罗马第一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近年先后赴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美国等访问交流,并与国际知名院校及设计事务所进行教学与实践的合作。

人物简介

教育简历

1999年9月—2004年9月 同济大学建筑系就读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在职博士,获博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6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1年9月—1985年7月 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就读本科,获学士

工作简历

2005年5月—至今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1月—2005年4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1990年7月—1995年12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

1988年7月—1990年7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助教

社会兼职:上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

上海市土地学会会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城市空间理论、城市设计理论、城市更新理论、乡村建设理论

学术简介

科研项目

1,基于低碳城市目标的住区模式选择研究——以上海曹杨新村为典型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编号:51178316,2012—2015,

2,后世博城市综合活动区规划研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0,12-2011,10

3,基于高科技时代的世博会主题演绎研究,上海市科委,2006-2007

4,世博园与世博场馆规划设计导则研究,科技部,2004-2007

5,华润希望小镇规划及新农村住区模式研究,公益捐赠,2008.5—今

咨询项目

1,广西百色东笋片区环境整治与城市更新项目城市设计,2012,

2,上海外滩公共服务中心设计(外滩十五号甲)2012落成

3,万宁市华润希望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新农村住区模式研究. 2009

4,杭州之江新城度假区南片城市设计.2009

5,上海市多伦路历史街区城市更新规划,2008

6,广西百色华润希望小镇建设规划及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2008

7,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大道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2008年度山西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8,浙江长兴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研究。获得2005年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9,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获得2004年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10,南京路步行街设计,获得2000年教育部、建设部两项优秀设计二等奖

学术专著

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章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第一作者。

2.梦开始的村庄—华润希望小镇,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09,第一作者

3.理想空间: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 同济大学,2006.独立编者

4.和谐城市的塑造——关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独立作者

5.S-M.A.O.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二编者

参写

1,《和谐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及规划设计研究》主编:郑时龄、陈易,上海教育出版社,与王梦永撰写第二章:全球化视野下城市热点议题与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P41-70,

2,《新世界新街区》,编著:新世界中国地产、《设计新潮》杂志社,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双城笔记》编: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汕头大学出版社,与程澐合作撰写论文:“社会与空间的博弈--上海住宅发展机制及社会住宅发展对策研究”,P387-413,

4,《世博园及时拨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同济大学世博课题研究组,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9月,撰写第三章:“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整体结构和布局研究”,P192-232,约4万字;第十三章:“世博会后续利用研究”,P418-438。

学术论文

1,王伟强、李建,影像语义下的城市更新与权力观转向[J],城市空间设计,2011.11

2,王伟强,城市的年轮[J],城市建筑,2011.8

3,王伟强、李建,共时性与历时性—城市更新演化的语境[J],城市建筑,2011.8

4,莫霞,王伟强。适宜技术视野下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建构——以廊坊市万庄可持续生态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5)

5,王伟强,丁国胜。中国乡村建设实验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2)

6,王伟强,王孟永。双重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变革作用力机制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10(1)

7,王伟强,胡颖蓓。在政治中潜行的规划——析卡斯泰尔关于规划与政治关系的论述[J].上海城市规划,2009(6)

8,王伟强,莫霞。开拓以构建新型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可持续性开发模式——廊坊市万庄可持续生态城开发模式研究的启示[C]. 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优秀论文,2008

9,王伟强。空间与交往. 新世界新街区—城市街区设计国际竞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王伟强。游荡在798.中外建筑,2008(2)

10,王伟强,程澐。社会与空间的博弈——上海住宅发展机制及社会住宅发展对策研究。双城笔记——中英解决社会住房问题的思想火花[M].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编。汕头市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11,王伟强。设计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重要方法--浅谈研究生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传承与探索——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学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12,王伟强,莫霞。公共空间的营造与城市品牌营销. 设计新潮,2007(12)

13,王伟强。消费的空间与空间的消费. 理想空间,第十八期

14,王伟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空间演进. 文汇报,2006-10-15

15,张目,王伟强。论城市设计的理性思考方法. 规划师,2006(1)

16,王伟强。上海住宅市场化开发的机制分析及反思. 时代建筑,2004(5)

17,王伟强。非正规经济活动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 城市规划汇刊,2001(6)

18,王伟强。城市空间功能的提升与拓展——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背景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0(1)

学术活动

2009年3月,参加英国领事馆文化处举办的《改造公共空间》中国论坛重庆市

2009年3月20日,邀请美国MCA设计公司总裁MACK Cavagnero及香港瑞安集团规划发展总经理David Nieh做了《过去的未来》以及《在快速社会中设计持续的价值》报告。

2009年6月13日,主持日建设计主办的《低碳城市》学术报告会,

2008年12月,参加《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作为学术委员做“跨学科思考摄影的理论体系建构”的交流。

2008年4月22日,参加第五届中国户外广告大会,并作主题报告《公共空间营造与城市品牌营销》

年12月,罗马第一大学访问学者

2003年10月,邀请西班牙S-MAO事务所建筑师Prof.Sancho做“诗意的理性”报告。

2000年10月,参加法国总统文化基金项目“五十个建筑师在法国”。

1998年,参加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住宅节能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