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岩,男,1970年2月出生于信阳市,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民族音乐学、钢琴演奏与教学等。
人物经历
彭岩教授于2001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获得文学学士。2010年,他从河南大学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自2002年起,彭教授在湖南科技大学音乐教研室工作,后成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现任教授。他在教学方面表现卓越,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良榜”荣誉,并主持和参与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
个人成果
学术论文
1、专著:《凤哕龙吟:刘鹗琴学成就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8.12。
2、论文:《刘鹗琴学渊源考》,《中国音乐学》,2018(07)。
3、论文:《〈十一弦馆琴谱〉所载〈广陵散〉资料研究》,《中国音乐学》,2017(01)。
4、论文:《〈广陵散〉谱本问题之相关研究》,《音乐研究》,2016(04)。
5、论文:《刘鹗琴学渊源考》,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音乐、舞蹈)》(J52)全文转载,2018(06)。
6、论文:《〈十一弦馆琴谱〉所载〈广陵散〉资料研究》,《中国音乐学》,2017(01)。
7、论文:《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中国音乐学》,2009(02)。
8、论文:《刘鹗“以声写情”思想与文人音乐文化下移》,《人民音乐》,2013(03)。
9、论文:《“广陵散曲世有二谱”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10、论文:《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09)。
11、论文:《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音乐传播》,2016(03)。
12、论文:《豫剧〈七品芝麻官〉与万历“董范之变”》,《艺海》,2013(05)。
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古音正宗〉源流谱系之文献研究》(编号:20YJA760060),2020.01-2024.12,在研。
2、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刘鹗琴学研究》(编号:14YJA760022),2014.06-2017.12,已结项。
3、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明潞王朱常琴学研究》(编号:19YBA152),2019.12-2024.12,在研。
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古琴音乐美学思想深层探索》(编号:B30774),2007.01-2009.12,已结项。
5、主持湖南科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师范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研究》(编号:916-G31146),2012.01-2014.01,已结项。
荣誉奖励
2020年著作《凤哕龙吟:刘鹗琴学成就探赜》获湖南省社科成果鉴定“省内先进水平”。
2020年教学案例《琴与道——高校古琴文化艺术传承创新》获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
2017年系列论文《〈广陵散〉谱本问题之相关研究》获湖南省社科成果鉴定“省内先进水平”。
2016年论文《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贰等奖。
2014年论文《琴与道: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获湖南省第四届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2014年论文《豫剧〈七品芝麻官〉与万历“董范之变”》获第28届“田汉戏剧奖”贰等奖。
2020年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第八届普通高校音乐舞蹈本科专业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钢琴本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音乐舞蹈本科专业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独奏组,西洋乐器一等奖第四名。
2014年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团体一等奖。
2022年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类型学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表现手法研究》荣获2022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年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老志诚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探究》荣获2018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荣获年度“学生心目中的魅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