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文明三部曲:远望、化石猎人、异族》曾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最佳青少年丛书》。
内容简介
《远望》:
在一颗遥远的星球上,恐龙进化出了相当于人类的智能,创建了一个恐龙社会。这些名为“昆特格利欧”的恐龙和地球上的霸王龙一样,有着强烈的地盘意识,个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过分接近便会引起厮杀;而屠戮的狂热一旦蔓延开来,全社会都将投身其中,文明城市转眼间便化为屠场。恐龙们平时文质彬彬,令读者完全以为书中角色和人类一模一样。但突然间,这些角色便会暴露出肉食猎手的天性,撕裂自己的同伴。小说以天文学徒阿夫塞为主人公,他既是精于搏杀的猎手,又是聪慧敏锐的智者。利用新发明的望远器,他发现了恐龙世界的真相:他们生活在一颗普普通通的卫星上。更可怕的是,这颗卫星已经到了毁灭的边缘!
《化石猎人》:
昆特格利欧恐龙创建了文明社会。进一步发现,恐龙文明的起源地并非他们身处的即将毁灭的卫星。源头在何处?他们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冥冥之中,一个伟大的超级生命主宰着这一切……与此同时,昆特格利欧社会的内在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恐龙们保留着古老的地盘争斗本能,彼此必须保持距离。对他们来说,控制人口是至关重要的,一窝八个恐龙蛋所孵出的婴儿中,七个必须处死,只有最强健、最富于攻击性的才能幸存——但王室的孩子却能全部存活。这种特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身为国王的迪-迪博被迫与自己的七个兄弟姐妹进行一次成年之后的筛选,只有一个能够活下去……
《异族》:
昆特格里欧智慧恐龙的全民大逃亡计划开始启动,“恐龙文明三部曲”终章的序幕也随之拉开。失明已久的阿夫塞在心理学家默克蕾博的引导下,逐步揭开了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伤痛;娜娃托在探索外星飞船时,亲身登上了飞船中生长出的通天塔;托雷卡船队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却因地盘争斗本能引发了同异族之间的血腥冲突……昆特格里欧恐龙的命运总与阿夫塞一家息息相关,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能改变整个种族的命运。
主要人物
托雷卡:阿夫塞与娜娃托的孩子,地质勘测队队长,发现了一种比钻石硬10倍的地外蓝色物体为外壳装置(如封面画主人公所拿物体)和这物体建造的飞船才明白昆特格利欧并不是在卫星上土生土长的。
巴布诺:新加入地质勘测队的成员,喜欢托雷卡,但正是她把蓝色装置扔进了大海。
罗德罗克斯:向迪博发起挑战的人,也是迪博的兄弟,爱兹图勒尔省的省长。不可一世,最终在竞技场被黑死兽撕裂而死。
杰佳奇:高等智慧生物,祖先是在熔炉的生物,为一个超级智慧生命(和2010太空漫游的哈尔鲍曼结合体类似)充当助手,最终灭绝于战争。
黑死兽:类似于霸王龙的生物,决出真正国王时被用来当“血祭司”。
潜水者(潜水翼指):一些翼指长时间在南极洲生活,渐渐进化成皮毛厚、圆身体、怪脑袋、拥有一个弓状喙冠的潜水者。
高跷(长指骨翼指):由于指骨进化得太长,它们可以用指骨像踩高跷似的行动。一个肉乎乎的鼻口、巨大的身躯使它区别于南极其它翼指。
作者简介
罗伯特·J·索耶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羊毛》以来,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科幻小说,多次获雨果奖、星云奖等各种重要的科幻奖项,被誉为“加拿大科幻的教长”。
索耶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主题,从平行时空、太空侦探到电脑狂魔、恐龙复活,想像奇伟,异彩纷呈,代表作除了“恐龙文明三部曲”外,还有《计算中的上帝》和《星丛》等。
“恐龙文明三部曲”包括《远望》、《化石猎人》和《异族》,充分展现了罗伯特·J·索耶强大的写作能力和独特的风格,被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当年“最佳青少年丛书”。
媒体推荐
出色。尽管它的读者群显而易见是科幻小说爱好者,但仍值得数量更多的非科幻读者一读——加拿大著名期刊《加拿大图书》。
苍穹深处的另一个世界,恐龙时代在延续……——美国Ace出版社。
索耶善于构造一个世界,同样也善于讲述一个令人兴奋、满足的故事——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
《远望》,一部充满创造力和吸引力的小说——美国《纽约新闻》 。
无论是不是科幻小说爱好者,本书都同样不容错过——加拿大著名期刊《加拿大图书》
《异族》不仅本身令人满意,也是恐龙三部曲的点睛之笔,充分展示了罗伯特·J·索耶的写作才华——美国科幻杂志《模拟》。
索耶建造的这个异星极富创意。这位作家已经足以与罗伯特•A•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和弗雷德里克•波尔相提并论——加拿大著名书评杂志《鹅毛笔与裁纸刀》。
书评
是什么让我将罗伯特•索耶的科幻小说中译本一本接一本地找来读?一是因为他瑰丽而不失严谨的想象,环环相扣的细节刻画能力;再则是他笔下的主人公始终要面临个人的危机和困境,伴随情节发展同时也走一段心路历程。我曾读过的有《金羊毛》(Golden Fleece)、《星丛》(Starplex)、《计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每一次都是难以预料的结局,每一次都要感同身受地体验,或许是道德上的两难选择,或许要面对缓慢来临却不可避免的死亡。
这一次,不是科学家、宇航者或超级人工智能,而是昆特格利欧恐龙们的传奇。曾以研究恐龙为乐并一度立志成为古生物学家的索耶,会如何描绘恐龙的“人性”?这是我最初的好奇。
远望者,指的是占星者阿夫塞,他远望的是恐龙们生活的“陆地”之上璀璨的星空,远望的是曾被膜拜为上帝、实际上是恐龙们脚下的卫星所环绕的行星的“上帝之脸”,远望的更是整个种族的宿命、机缘与未来。
饶有兴味地,我们看到异于人类的生物所生存的世界,他们的文明和社会,一切被架构得拥有充足的合理性。首先在生理特征方面,恐龙们相互接触甚至靠近都是不可接受的(除了发情期的交配),因为将引发无意识的杀戮欲望“达加蒙特”,这种欲望还会迅速传染所有看到的恐龙并演变为整个城市的暴乱和灾难——这似乎成为昆特格利欧恐龙们最奇异的特点,另一点则是他们一旦撒谎鼻口就会变色,因此这是个诚实的种族,一个无法撒谎——至少无法当别人面撒谎的种族。此外,恐龙的肢体可再生。这些应当是恐龙文明与社会的核心要素。
精神和信仰层面上,恐龙们有自己的创始传说、神、宗教、典籍和僧侣阶层;社会习俗层面,狩猎和朝圣成为成人礼的两步骤,同时也构成社会食物重要来源、社会心理需求(发泄暴力欲望、根据信仰净化心灵);避免互相接触、行“让步礼”、每窝八个蛋孵化的小恐龙要被“血祭司”吃掉七个只留一个最强壮最敏捷的、恐龙们不知父母也无兄弟姐妹……都是恐龙们生理特征制约后的结果;政治上,恐龙们是世袭君主制加诸侯制,一位国王统治着五十个部族,五十个部族又划分在包括首都在内的八个行省的管辖中,除首都在外另七个省由国王的同胞兄弟姐妹统治(这是血祭司们和皇家的秘密)。恐龙们没有家庭关系,隔离居住,“龙”际交往的同时保持距离,数年方能交配一次;他们的社会没有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狩猎不使用工具,机械化程度不高,基本对应着欧洲中世纪或曰“黑暗时代”的文明水准。 ——看起来,一个成功的科幻作家首先得做个社会学者,然后才是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细节想象,例如那些似可对应地球古生物的物种:雷兽-雷龙属,翼指-翼龙,卡尔塔古克-蛇颈龙属,黑死兽-霸王龙……
黑暗与蒙昧的时代亦不能湮灭理性的光辉。阿夫塞终究凭借理性,从观测和计算中得出结论——昆特格利欧非但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甚至不生活在行星之上;被认为上帝象征的“上帝之脸”,只是他们生活的卫星所环绕的行星;而且,这颗卫星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分崩离析粉身碎骨,愈发频繁的地震就是实际证据之一。阿夫塞的发现,将恐龙从上帝垂青的宇宙中心,抛到了偏远危险的世界角落。
对阿夫塞而言,科学战胜信仰的心灵斗争痛苦而短暂,但如何将之昭示天下,呼吁全体人民为自我拯救而团结奋斗?中世纪欧洲,布鲁诺·甘茨因揭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被判异端,丧生火中。阿夫塞亦因之被刺瞎双目。在危机关头拯救他乃至恐龙种族的不是科学,而是宗教和信仰——有别于皇家拥护的传统宗教信仰的“猎人宗教”。阿夫塞神奇的狩猎历史和其它事迹恰好吻合这种宗教预言中的“the one”形象,从而被信徒们拥戴。一场暴动重整了恐龙世界的宗教格局,和国王达成共识和联盟后,阿夫塞及其科学家妻子成为昆特格利欧们“逃离”计划的领导者。
“到星星上去。”——这是第一卷的最后一句话。我想,第二卷会描绘哪个时期呢?在《天渊》(A Deepness in The Sky)中,蜘蛛人们在数十年中从炸药、汽车与电台的时代飞入了宇宙;步入信息和太空时代的恐龙们?在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一位位英雄们的传奇故事,成为“基地”向整个银河扩散进军的里程碑;恐龙中间又将出现哪些英雄?
参考资料
豆瓣读书 恐龙文明三部曲.book.douban.com.2011-07-20
豆瓣 恐龙文明三部曲:远望、化石猎人、异族 2005-12-20.book.douban.com.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