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腕寄居蟹是一种大型陆寄居蟹属,是陆寄居蟹属最大的品种,仅次于椰子蟹属的椰子蟹。短腕寄居蟹眼睛是圆形的,眼柄为火柴棒状,和同属其它品种显著不同。短腕寄居蟹通常体色为紫色,也有极个别的红色体色。
形态特征
体色
体色约有紫黑色、紫色、紫红色等等。短腕陆寄居蟹身上有浅色的颗粒。
幼体
幼体大致与大个体相同。
眼睛/眼柄
眼晴呈长条圆柱状。眼柄呈深啡色至黑色。与椰子蟹相似,同其它生活在海滩的陆寄居蟹显著不同。
推测这种形状差异与栖息环境有关。短腕、西伯利斯、椰子蟹栖息地偏向于内陆丛林,垂直面上物种资源丰富,圆形的眼睛有助于观察来自头顶的危险;而其它品种的陆寄居蟹属栖息地更靠近视野开阔的海滩,资源多集中在水平面上,故进化出利于观察前方的方形眼睛(地蟹与沙蟹也有这种分化)。
触须
第二触须(相对于其它品种)十分长。
触角鳞片可动,不与第二触角柄部第二节(红图处部分)互相隔合。
脚/步足
左螯脚显著大于右螯,左螯脚背侧呈均匀的弧形状(红圈处)。左螯脚没有斜向颗粒,左螯脚内侧没有长刚毛而右螯脚内侧便长有刚毛。
左边第三步足指节扁平而中间凹陷(红圈处)。
腹部
腹部略短而肥大(红圈处)。
物种对比
分布范围
印度~太平洋地区,非洲东部至菲律宾,琉球群岛,日本(宫古诸岛、八重山群岛),中国大陆和台湾(南部、北部宜兰县、东部花莲县)等地。
栖息环境
茂密的沿海森林,岩石间或树林下的洞穴间,视觉灵敏,夜间常在丛林或垃圾堆附近觅食。
种群现状
总体来说数量众多、无灭绝危险。但是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大肆遭到人为捕捉,灭绝风险正在增加。
在日本被列为「绝灭危险II类/VU」(绝种危险性正在增加的品种)和被列为天然纪念物。
人工养殖
饲养
需要较厚的垫材,宽阔的空间,充足、阴暗的躲避。
相比其它的陆寄居蟹属更耐干旱,也更大,因而也有较强的攻击性(大型个体),同时相较其它品种,蜕皮更易失败。
食物
杂食,各种水果、树叶树皮、面包、蛋肉,海鲜。
海水需求
对于海水需求不大,淡水即可维持日常要求。不过出于健康考虑还是需要提供海水或者汽水来保证血液中的渗透压。
寿命
在螺壳充足的情况下,幼蟹从受精卵成长到一角硬币大小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其后每2~3年体型增大一倍。
该种属于中大型品种。
野生环境下寿命大约在20年以上。
人工环境,在饲养环境能够满足正常生理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存活较长时间,饲养陆寄居蟹属较早的港台地区已有数只饲龄超过10年的个体。
性别
从外表很难分出陆寄居蟹的性别,除非是抱卵的雌性而且卵团露出于壳口外,所以一定要把它从螺壳中取出才能分别性别。雌雄陆寄居蟹最大的分别是雄性生殖器长于第五对胸足的腰节;而雌性生殖孔开口则在第三对胸足,并且在腹部长了三对细小的抱卵腹肢(False Leg),用来抱卵直至把它们放出海里。
雄性
雌性
人工繁殖
虽然陆寄居蟹已经是高度陆化的品种,但是繁殖依旧需要海洋环境。
暂无短腕成功繁殖的报告,但是台湾资深饲养者C圣饲养的个体已经数次成功交配并抱卵。
参考资料
最大的陆寄居蟹---短腕寄居蟹| 肆养特惠.网易手机网.2024-10-14
适合作为宠物饲养的十大陆生寄居蟹.搜狐网.2024-10-14
短腕.陆寄居蟹研究室.2024-10-14
什么是陆寄居蟹.研究室.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