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乡,隶属于白玉县,地处白玉县城东北部,东与赠科乡接壤,南与热加乡相依,西、北与德格县为界,乡人民政府西距县城72千米 。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登龙乡境域属登龙村。

民国三十六(1947年),与赠科村合并为登龙乡。

1951年,属白玉县二区。

1957年,设登龙乡。

196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登龙乡地形为高山峡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气候

登龙乡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垂直带分布明显。

水文

登龙乡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登曲河为金沙江二级支流,流程24千米。

自然灾害

登龙乡主要自然灾害有2008年中国雪灾、冰雹、干旱、洪涝、低温冰冻等。

自然资源

登龙乡境内已探明矿藏主要为汞矿。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登龙乡下辖7个行政村:伍沙村、定戈村、洞拖村、帮帮村、龚巴村、康通村、马戈村。

截至2020年6月,登龙乡下辖6个行政村:乌萨村、洞拖村、定各村、康通村、龚巴村、诺宗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伍沙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登龙乡辖区总人口2201人,总人口中,男性1159人,占52.7%;女性1042人,占47.4%;14岁以下210人,占9.5%;15—64岁1641人,占74.6%;65岁以上350人,占15.9%,人口均为藏族

截至2019年末,登龙乡有户籍人口2305人。

经济

2011年,登龙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总产值325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各类牲畜年末存栏18140头(只、匹),其中牛9504头,马1763匹,羊6873只。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登龙乡有中心学校1所,在校生152人,教职工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6.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登龙乡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5人。

社会保障

2011年,登龙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92人,支出54.4万元。

交通

2011年,登龙乡境内通车总里程114千米。

人文

地名由来

登龙乡,“登龙”为藏语,意为“矿沟”,据藏文经书记载,境内有丰富的矿床,故名。

民间艺术

登龙乡的登龙卓钦是流转于康巴藏区白玉县县登龙乡一带的一种藏族民间传统锅庄舞蹈,是白玉人民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和承载、再现白玉风土民情及生活景象的浓缩和载体。登龙卓钦是人们在长期野外劳动以及劳动间歇时即兴创作并不断演绎完善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历来就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交流,在特定场合和时候遴选跳得好的男女进行表演,因此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于自发式传承,改革开放以来,乡民一年一度的“耍坝子”活动时,“登龙卓钦”成为必须表演的保留节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