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红明,男,1977年生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拓扑量子态及其材料计算研究、磁光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2022年9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
人物履历
翁红明于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完成本科教育,获得学士。随后,他在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在南京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翁红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IMR)担任博士后。2007年1月至3月,他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担任特聘研究员。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翁红明在日本北陆先端大(JAIST)担任助理教授。2010年7月至2016年8月,他在中科院物理所担任副研究员。2016年9月起,翁红明担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自2017年9月起担任理论室副主任。
人物贡献
翁红明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该小组在2015年证实了外尔费米子的存在。这一突破性发现有望推动未来技术的发展,包括更快的量子计算机和更高效的智能手机。2015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其网站上发表研究进展,宣布翁红明、方忠、戴希等理论发现TaAs家族材料是天然存在的非磁性非中心对称的外尔半金属,其中存在外尔费米子态。2017年,翁红明因其在发现外尔半金属方面的理论贡献获得第5届“仁科芳雄亚洲奖”。2018年,他的两篇关于“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的文章入选“物理评论”系列期刊125周年纪念论文集。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翁红明在计算凝聚态物理方向的研究工作中,致力于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开发,以及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研究。截至2023年3月,他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用25300余次,h-因子61。2018-2022连续五年入选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社会职务
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质科学数据中心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心主任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翁红明的荣誉包括2021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PS)"杰出审稿人",2020年和2019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物理学),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领域),并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仁科芳雄亚洲奖"、"科技盛典——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团队奖"、"物理所科技新人奖"、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万人计划"。2019年8月2日,入选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2022年9月,荣获2022年“科学探索奖”。
参考资料
翁红明.凝聚态理论与计算重点实验室.2024-06-27
不求“短平快”,潜心攀登科学高峰,70 后物理学家翁红明——静心探索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人民网.2024-06-27
不求“短平快”,潜心攀登科学高峰,70后物理学家翁红明—— 静心探索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科技视点·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⑤).荆楚网.2024-06-27
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物理所研究员上榜.腾讯网.2024-06-27
2022年“科学探索奖”50人名单公布.科学网.2024-06-27
丁爱军、王欣然、翁红明和尹晓波四位南大人荣获第四届“科学探索奖”.南京大学校友网.2024-06-27
翁红明.中国知网.2024-10-23
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质科学数据中心年度交流会暨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