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东营市。是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和“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确定的四大临港产业区之一,是东营市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核心突破区和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主要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四大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属省级开发区,核准面积16.5平方千米,实际管辖面积192.7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底常住人口4.9万。2023年1-10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6.9亿元,进出口总额510.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009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3亿元,增长32.6%;共实施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6.6亿元。

基本情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全国第十三个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大主体产业区”之一。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家《规划》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一期扩建的7020米引桥和2个3万吨级码头已投入使用,2个5万吨级、2个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正在建设。

东营港扩建特别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四年多来,坚持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理念,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实现了从“有港无航”到“扬帆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投资热点”的转变,实现了从“管理空白”到“和谐发展”的转变,正在实现着从“荒碱盐滩”到“滨海新城”的转变。精细化工、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正在这里集聚发展,港区城三位一体规划建设正在这里有序进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突出,中海油、万通、华泰、万达、山东海科化工集团、神驰、华懋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黄河三角洲最具潜力的投资热点正在这里迸发勃勃生机。

地理环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渤海湾西南海岸、东营市东北部、黄河入海口以北50千米处,地处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黄河经济带与渤海经济区的交汇区域,是山东半岛与京津塘地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节点,是东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的区域。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位于东经118°58ˊ,北纬38°06ˊ,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交界处,距天津港90海里,距龙口市港72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与河北曹妃甸区秦皇岛港隔海相望,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骅1000千米海岸线上的地区性重要港口,在渤海湾西南岸及山东省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经济

发展定位

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环渤海,连接东北亚,服务鲁北、鲁中及晋冀区域,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化工基地、石油储备基地、能源供给基地,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成区域内最具活力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现代化滨海城市。发展思路是:以港带区,港区一体,港城联动,协调推进。发展目标是:东营港将建成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综合型、多功能亿吨大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建成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东港新区成为宜商宜居、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发展优势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优良,具备七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这里是环渤海经济区黄河经济带的重要接点,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北距天津港90海里,东距龙口港72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东营港等深线密集,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是环渤海从龙口市至黄骅长达1000千米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中心港,在渤海湾西南岸及黄河三角洲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出渤海湾与国内外各港口相通,与各大城市都有高等级公路连接,距济南市青岛市只有2小时里程,距北京、天津市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里程。高速公路已与中国高速公路连接,环渤海高等级公路正在加快建设。通港铁路即将入区,将成为环渤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一站。东营机场正在实施4D级改造,将建成区域性支线国际机场,目前可直接飞往北京、上海市等地,改建完成后即可开通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班。

三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市,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石盐储量5882亿吨,卤水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储量750亿立方米。淡水资源丰富,黄河在东营市境内全长138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全区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1.17亿立方米,可支撑大规模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具有充足的土地空间优势。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规划范围内全部为尚未开垦的国有荒碱地,成方连片,没有耕地,不涉及“三农”,环境空间容量大,适宜发展各类临港产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产业,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将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是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东营市境内的石油大学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为港区项目需要的技术、管理人才提供坚强支撑。胜利油田具有大量专业技能熟练、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东营市境内的中等专业学校,都可为港区项目提供熟练员工。据统计,东营市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0.3人,比山东省平均水平多2.8人;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1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达3万人,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是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国家、山东省、东营市正在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东营港是全省区域性综合型重要港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广大客商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兴业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发展平台。东营市委、市政府对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目前中海油、大唐国际、海科化工等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影响的项目相继落户港区。

七是具有良好的服务环境优势。建成区达到了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排水等条件。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管委会具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各种服务机构健全,为客商提供规范高效的“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任何部门未经管委会批准,不允许到区内企业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投资者可以放心、安心、舒心地进行生产和经营。

对外开放

2011年2月10日上午,伴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一艘来自巴巴多斯的货轮成功靠泊东营港3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卸货。这是东营港新建码头对外开放后靠泊的第一艘外轮,标志着东营港外轮停航十年后正式复航。

此次由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代理的“麦纳特”号外轮来自俄罗斯,装载21000吨利华益集团进口的燃料油。货轮在引航员引领靠泊后,检验检疫、边检、海关等市级联检部门迅速开展工作,对轮船进行登轮检疫、通关检查,为轮船办理入境手续,做好监护勤务,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通关联检,确保了货物成功接卸。

东营港3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自2010年7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接卸船舶30多艘,油品30万吨,主要以内贸为主。随着东营港新建码头实现对外轮的开放,今年东营港液体化工品码头将在继续扩大内贸运输的基础上,加大外轮接卸频次,预计全年接卸油品达160万吨,大大降低港口腹地化工企业的运输成本。

获得荣誉

2020年9月,入选第五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名单。

2021年6月,入选2021年化工园区30强榜单。

2023年10月,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人口民族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47283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东营港经开区管委会.2024-02-22

东营港(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山东省爱国教育基地.2024-02-22

关注|东营市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2

第五批绿色工厂 绿色园区名单公示 山东有这些入选_新浪山东_新浪网.新浪网.2020-09-17

2021年化工园区30强和潜力10强名单出炉|界面新闻 · 快讯.界面.2021-06-03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16

东营市人民政府 新闻发布会 我市召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统计局.2021-06-08

山东4地最新人事任免!县(区)委书记等.今日头条-鲁网.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