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启亮,男,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

20世纪50年代,容启亮出生于一个普通的香港家庭。中学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业专门学院修读机械工程,两年后又去英国读电子工程和自动控制,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普利茅斯大学取得硕士和哲学博士。毕业后,他留英在多家知名企业工作。1986年,容启亮回港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系。1995年,他获俄罗斯邀请为和平号空间站研制供航天员作精密焊接之用的“太空钳”,之后,他陆续参加了2003年的欧洲火星快车任务,2011年的中俄合作的探测火星任务。2013年,他的团队研发的“相机指向系统”随嫦娥三号探测器升空,2017年,容启亮率队研发的“火星相机”,在不到三年内交付并通过验证。2020年底,由容启亮率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成功协助“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月壤标本。2024年6月,他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又随”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完成了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

容启亮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及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荣誉颇多,如2000年获杰出领袖选举之1010创意大奖,2001年获第五十届世界创新科技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创新奖,2015年获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20世纪50年代,容启亮出生于一个普通的香港家庭。在玩具短缺的童年,容启亮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自制出各类游戏,常常与小伙伴玩得不亦乐乎。踏入中学,思维活跃的容启亮成为老师眼中的调皮学生。不多久,兴趣广泛的他就创立了摄影学会,并成为第一届会长。中学毕业后,容启亮先在香港工业专门学院修读机械工程,毕业后攒了两年钱,又去英国读电子工程和自动控制。1976年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自动控制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留英工作,曾在当地多家知名企业任职,包括克兰菲尔德精密工程研究所等。

回港工作

1986年,容启亮回港加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担任顾问,其后重返学术界,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系。1995年,容启亮获俄罗斯邀请为和平号空间站研制供航天员作精密焊接之用的“太空钳”;2003年欧洲的火星快车任务,他获邀开发“岩芯取样器”;他为2011年中俄合作的探测火星任务设计和研发“行星表土准备系统”。2013年,其团队花费两年时间研发的“相机指向系统”随嫦娥三号探测器升空,2017年,容启亮率领团队,研究、设计及制造“天问一号”的仪器之一──“火星相机”,在不到三年内交付并通过验证。2019年,容启亮的“相机指向系统”继续帮助嫦娥四号探测器执行月球探测任务。2020年底,由容启亮和他的科研团队最新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成功协助“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捧起一抔土,为国家探月工程带回宝贵的月壤标本。2024年6月,他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随”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完成了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

轶事

醉心摄影

容启亮在少年时期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他去捡别人不要的破旧镜头和零件,回家自行组装,“造一个箱子,找一块玻璃,再安一盏灯,这就成了一台相机。”在黑白照片的年代,睡房床底便是他用来冲晒照片的临时“暗房”。

合作研发“太空持崁钳”

早年容启亮遇到了一个当牙医的好朋友,他研制了一个牙医钳,也很希望能把牙医钳带到太空去,1989年,他与朋友合作研发“太空持崁钳”,这个工具被用于和平号空间站

保护关键设备

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理工大学校园一度被占领和破坏,而当时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的研发正在进行中。容启亮在预见到实验室可能有被破坏的风险时,他与团队就将关键试验设备都转移出去,另寻场地继续工作。“很庆幸,我们的实验室一直比较低调,很少有人知道在哪,实验室并没有遭到破坏。”

主要成就

专利授权

容启亮主要专利授权有:一种弹片式地外天体表层壤取样机构和取样方法,专利号CN201911061129.2。

研究领域

容启亮的研究领域有精密工程、产品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物流规划与优化、深空探测、太空仪器设计、微纳米制造等。

科研成就

容教授在制作不同深空探测任务所需的先进太空仪器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杰出的成就包括为和平号空间站制作“太空持崁钳” (1994) ,为欧洲太空总署“火星快车”任务研发“岩芯取样器”(2003年) ,以及为中俄合作的“火卫一—土壤”任务研发“表土准备系统” (2011年) 。他还为中国的深空探测任务开发了先进的精密机械人系统,包括为“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 和“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9年) 的月球正面和背面探索任务设计了“相机指向机构系统”、为“嫦娥五号探测器”(2020年)的月面采样返回任务研发“表取採样执行装置”,以及为中国首次火星探索“天问一号”任务(2021年) 研发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论著

容启亮团队着重于两个方向的发展,一是会继续进行深空探测研究,希望日后能够参与到国家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深空探测任务之中,例如嫦娥六号探测器嫦娥七号、小行星探测及火星取样返回等;二是希望可以将团队发展的太空科技,应用到民用领域,让更多人受惠于科技发展。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容启亮,既掌握丰富的学术知识,也具有广阔思维。(新华出版社评)

在这位香港土生土长工程科学家身上不但看到不凡的学者智慧,任职理大近三十年,容教授乐在春风化雨中,为理大学生带来学识与智慧启蒙。(香港理工大学评)

参考资料

“天问一号”上这个重要仪器,香港科学家牵头研发.环球网.2024-06-08

谷启亮.香港理工大学官网.2024-06-08

“港”创科25人⑲ 丨独家专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深空探测中心负责人容启亮:航天是最终极的工程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2024-06-08

「港故事·2010」为何在港选拔载荷专家?“奔月探火”先行者讲述香港首次外太空之旅.南方日报.2024-06-08

香港科学家容启亮:登月之路有多长?.新华社.2024-06-08

庆祝回归25周年 | 容启亮:依托国家大靠山 香港航天有作为.大公报.2024-06-08

香港科学家容启亮:我们向年轻人证明“星际巡航”非遥不可及.中国新闻网.2024-06-08

专业科学精神 领航天科技发展 .微信.2024-06-08

造月壤采样器的香港科学家透露:曾在“修例风波”中转移设备.环球时报.2024-06-08

一种弹片式地外天体表层壤取样机构和取样方法 .掌研科技.2024-06-08

“火星相机”的诞生——专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中国新闻网.2024-06-08

容启亮.斯科普斯.2024-06-08

访问容启亮教授 ― 从自制小发明到研发精密仪器.香港理工大学官网.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