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论》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论语》的一个版本,失传于汉末魏晋

自2011年考古发掘海昏侯墓以来,在其西藏自治区椁5个漆笥中发现了约5200枚竹简,其中就有失传许久的《论语·知道》篇,考古人员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随后,以该墓的《齐论》为参照,从肩水金关汉简中发现了《齐论·知道》篇的更多失传章句。

历史沿革

西汉,《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和《古论》三个版本。《齐论》相比其他版本,多了《问王》《知道》两篇,《齐论》失传于汉末魏晋。自2011年考古发掘海昏侯墓以来,在其西藏自治区椁5个漆笥中发现了约5200枚竹简,内容包括《悼亡赋》《论语》《周易风水》《礼记》等文献,其中就有失传许久的《论语·知道》篇,考古人员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随后,以该墓的《齐论》为参照,不仅从肩水金关汉简中发现了《齐论·知道》篇的更多失传章句。还可能会整理出《问王》篇首章“端木赐问王”。海昏侯墓与金关汉简中的两部《齐论》,可构建出该书大致面貌;若能将两部竹书互补互校,或可恢复失传1800年的《齐论》。

价值意义

海昏简《论语》使得以一观《齐论》原貌,在经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专家解读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通行的《论语》是西汉安昌侯张禹的后人将《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齐论》与另外两个版本相比,增加了《知道》篇和《问王》篇。《知道》,也可以叫《智道》。发现的文本写的是《智道》,传世的文献记载叫《知道》。

最新发现

2016年8月30日,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2017年8月,考古人员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约5200枚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考古专家王楚宁和张予正认为,海昏侯墓与金关汉简中的两部《齐论》,可构建出该书大致面貌;若能将两部竹书互补互校,或可恢复失传1800年的《齐论》。西汉最重要的《齐论》学者王吉,在刘贺为昌邑王时任其国中尉,承当辅弼,时有谏争。可以推想,此本应源出于王吉,是《齐论》系统的一个代表性传本。

参考资料

馆藏国宝|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百家号.2025-05-10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5-10

海昏侯墓出土竹简:失传1800年《齐论》有望恢复.环球网国内.2025-05-10

海昏侯墓竹简 能否破解《论语》千年谜团?.海昏侯墓竹简 能否破解《论语》千年谜团?.2025-05-10

海昏侯墓出土"论语"竹书 或为失传1800年"齐论".环球网国内.2025-05-10

汉代考古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