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赋》是汉代文学家傅毅所写的描写舞蹈的赋作。傅毅的《舞赋》有序,序言部分主要是假托宋玉楚顷襄王讨论传统雅乐与郑卫之音各自的价值和功能。正文部分先写月夜贵族宫廷宴会场面,太子宾客们酒醉的情态;然后是舞女出场及她们华美的容姿,接着重点描摹歌唱和两段舞蹈,一段独舞一段群舞,最后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乘着车马离去时热闹的情形。整篇赋内容非常丰富,尤其对舞蹈有极其细腻生动的铺陈刻画。

《舞赋》所体现出的审美风格可用几句话来概括:华艳而不淫靡,灵动而不浮躁,飘逸而不浅薄,艺术表现与哲理思考相结合,感官享受与精神净化相统一,柔美而不乏豪迈粗犷。汉代舞蹈这种既能充分满足视觉感官享受又不失端庄的特点与后来两晋南朝时期更重感官享受的舞蹈风格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治背景和时代思潮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的不同。

作品原文

舞赋(并序)

楚顷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寡人欲觞臣,何以娱之?”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噫!可以进乎?”王曰:“如其郑何?”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余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朱火其延起兮,耀华屋而洞房。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煌。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而列玉觞。腾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严颜和而怡兮,幽情形而外扬。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简隋跳,般纷挐兮。渊塞沉荡,改恒常兮。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姣服极丽,姁媮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的砾而照耀兮,华袿飞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清阳。亢音高歌,为乐之方。歌曰:“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曲。舒恢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启泰贞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扬激徵,骋清角,赞舞操,奏均曲。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擖合并。鶣ꅃ燕居,拉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姿绝伦之妙态,怀素之洁清。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明诗表指,喟息激昂。气若浮云,志若秋霜。观者增叹,诸工莫当。

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材角妙,夸容乃理。轶态横出,瑰姿谲起。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摘齐行列,经营切儗。彷佛神动,回翔竦峙。击不致策,蹈不顿趾。翼尔悠往,暗复辍已。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纡形赴远,漼似摧折。纤弛蛾飞,纷若绝。超[走俞]鸟集,纵弛殁。委蛇袅,云转飘。体如游龙,袖如素霓。黎收而拜,曲度究毕。迁延微笑,退复次列。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于是欢洽宴夜,命遣诸客。扰攘就驾,仆夫正策。车骑并,逼迫。良骏逸足,跄捍陵越。龙骧横举,扬飞沫。马材不同,各相倾夺。或有逾埃赴辙,霆骇电灭,地远群,暗跳独绝。或有宛足郁怒,盘桓不发,后往先至,遂为逐末。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迟速承意,控御缓急。车音若雷,骛骤相及。骆漠而归,云散城邑。天王燕胥,乐而不。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一、序言部分

赋首段以楚顷襄王游完云梦泽,使宋玉赋高唐之事为由起,王舒心畅怀,欲置酒大宴群臣,并征询宋玉如何娱乐太子宾客。借此而言彼,为汉大赋习用笔法。接下来作者假托宋玉之口,引经据典从“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推出“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认为赏诗歌不如听音乐,听音乐不如看舞蹈,舞蹈是比诗歌、音乐更能够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并推荐以“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来娱乐群臣。然而按照之前所述的周代礼乐传统,激楚、结风、阳阿这些舞蹈激扬、靡丽,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郑声”,因此楚顷襄王心有不安,反问宋玉这些舞都象“郑声”怎么办?接下来宋玉为“郑卫”之声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解,用孔子的张驰之道来比喻郑雅之乐小大不同,但各有优点。咸池、六英这些雅乐是用来聂氏宗祠祭祀娱乐神与先祖的,郑卫乐舞是用来私室里娱乐朋友沟通感情的,闲暇时放松娱情,并不以之教化百姓,能有什么危害呢。楚襄王正中下怀于是让宋玉作《舞赋》。

二、正文乐舞部分

接下来的四段每段赋旨明确,辞华意丽,描摹事物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生动形象,特别是对舞蹈动作的描述更是贴切富有想象力,象摄像机一样将两千年前的精湛舞技描绘的如在世人目前。

首先描绘乐舞之前的场景和观舞者情态。“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朱火晔其延起兮,燿华屋而熺洞房。黼帐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觞。”当舞之前,明月高照,红烛生晖。华屋通明,内室光亮。纱帘高卷,锦带低垂,兽头铺首,熠发光。陈席设座,杯盆酒溢。再写观舞者不同情态:“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简惰跳踃,般纷挐兮。渊塞沉荡,改恒常兮。”观舞者们执杯酌酒,潵漫欲醉安享康乐。严肃的面容变得轻松自在,内心的情感抒发外露。文人们展其华词丽藻,武将们显其刚毅之力。不拘礼节踏足舞动,相牵相扯尽情欢乐,宾客们一改常态,往日郁结尽数释放。

宾客们酒足饭饱,兴致高昂时,舞者们出场了。“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姣服极丽,姁媮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的砾而照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阳。亢音高歌,为乐之方。”十六名乐舞女子缓步入场,排成两列静待表演。舞衣华美,姿态娇媚。面容姣好迷人,肤色红润光彩。眉毛细长如月弯弯,眼光流转如波横流。珍珠翠玉闪烁光芒,锦绣外衣裙裾飞扬。顾盼形影,轻理艳装。微风吹来,香气弥漫。轻启朱唇,眉宇传情,歌声高亢,抑扬顿挫。歌中喝道:“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骩曲。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嘉《关》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从此段歌者瑞安鼓词来看,沿用楚辞体式,每句句中用“兮”字调节语韵,歌曲应是悠远清扬之音。唱词内容可以理解为舞者舞蹈之前精神状态的调整,也可以理解为请观舞的宾客放松精神,随乐曲歌舞进入超凡脱俗忘情的欣赏状态。那就是要“舒张情怀放眼远望,松开心灵的束缚自由自在。让紧崩如弦的精神松驰,忘掉委曲不悦的小事。舒张恢宏广大的气度,疏略细小苛文缛节。

欣赏《关睢》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啊,哀叹《蟋蟀》所感的时光短促。接通天地太极真气,遗忘形骸超越凡俗。”场上接着“扬激徵,骋清角,赞舞操,奏均曲。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乐工们先后演奏“激徵、清角、舞操、均曲”之乐,表演者们姿态和面容平和,内心意念和外在神情相协,从容自得,心安志定。形、态、神、意各个方面都调停得和顺协调,超然于物外,不为世俗事物所累。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这时乐曲声停,舞具盘鼓摆放出来,独舞者应节而出,如前歌者所唱,游思畅想,心游物外,将身心调整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状态。“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擖合并。鶣[票鸟]燕居,拉[扌沓]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姿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洁清。”舞蹈开始的时候,舞者腰肢绵软,一会俯身向前,一会倒仰向后;一下弯到左边,一下倒向右边。舞姿雍容柔和而情意惆怅,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舞蹈继续进行,节奏和韵律稍有加快。舞者既象在飞翔又象在行走,一会儿高竦若飞鸟惊鸿,一会儿倾斜若潜鱼掠水,每一个动作都合乎章法,每一个手形和眼神都随乐声而转。轻柔的纱衣随风飘扬,长长的袖子纵横交错,不停地象花在空中飞散,一会儿盘旋环绕,一会儿又聚合并立。柔曼落下如燕子归巢;上举飞升像鸿鹄夜惊。舞态娴雅而柔曼,动作迅捷而轻盈。美妙绝伦的舞姿,更显示出胸怀的洁净清远市

这段关于舞蹈动作细致传神的描绘让我们仿佛回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歌舞盛宴,技艺超绝的舞者在众多乐人伴奏、陪侍下独自踏鼓起舞。文字的描述先从腰部动作开始,前俯后仰,左顷右倒。再写运动的状态,行走若飞翔,高起若惊鸿,每招每式皆应节应声。接着再细述长袖的舞动,飘飞的长袖上下飞腾,缓如燕归,急如惊鸿。最后总结整体舞姿是既娴雅柔和又迅捷轻盈当真美妙绝伦。

描述完这段独舞外在表象之“形”后,傅毅对舞者用肢体舞蹈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以及舞者内在的“神”进行了专门论述。“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明诗表指,喟息激昂。气若浮云,志若秋霜。观者增叹,诸工莫当。”要想达到舞蹈的至高境界,舞者要外修仪态、内修操守,才能用舞蹈语言显示志向,才能使精神在杳冥之处自由奔驰。志在高山,则舞姿飞腾峨峨然有高山之势;志在流水,则舞姿柔畅汤汤然有流水之情。外在的舞姿随内心情志变化,绝对不会凭空而现。为表达诗歌的含义显现其要旨,舞者或叹息低沉或激奋昂扬。精气如同浮云高远,情志宛如秋霜高洁。观众赞口不绝,乐师也自叹无法比拟!

独舞已毕,“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轶态横出,瑰姿谲起。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两旁的舞者次第入场,列队等候起舞献艺。竞舞技的才华,斗舞姿的美妙,精心修饰美丽的容貌。超凡的舞态层出不穷,美好的舞姿变化奇异。眼望般鼓则秋波流盼,口吐歌声则露出皓齿。此段描绘的是群舞时各显其异的轮流表演,这种群舞的编排和表演方式在现代中国古典舞以及各国民族舞蹈中还经常出现,如朝鲜族传统的“象帽舞”,舞者戴特制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绕飞舞。群舞时每位舞者突出表现自己的舞技,其余舞者伴舞。在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这种群舞时各展其能的表演也多有发现。

群舞时各显其技的编排和整齐划一的编排同样出彩,接下来群舞者“摘齐行列,经营切儗。彷佛神动,回翔竦峙。击不致策,蹈不顿趾。翼尔悠往,暗复辍已。”舞队横纵排列整齐,舞者往来肩臂相摩组成队形各有所拟。舞者回翔高纵,恍如神仙起舞。打拍板急得像碰不到拍板,足踏地快得像没有间歇停顿。之后轻盈悠然而往,忽地静止不动。中国古典舞编排讲究一波三折,正如中国园林曲径通幽之后的豁然开朗,也如中国诗意里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舞蹈看似结束但意犹未尽状态下,舞者们忽然“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纡形赴远,漼似摧折。纤弛蛾飞,纷猋若绝。超[走俞]鸟集,纵弛殟殁。委蛇姌袅,云转飘曶。体如游龙,袖如素霓。黎收而拜,曲度究毕。迁延微笑,退复次列。观者称丽,莫不怡悦。”舞蹈进入高潮,舞者们返身入场,追赶着急促的节拍,在鼓上翻、腾、跪、跌,一会儿以足踏地,一会抬脚纵身复又跌下。侧腰伸向远方,弯腰犹如折断。轻罗舞衣像飞蛾类展翅,飞扬空中若离尘而去。疾速腾跃如众乌飞集,纵身向上后又轻缓飘落。舞队忽而曲折斜行长长地流动,像云彩流转,像风儿飘忽。舞者们体态如游龙,长袖像白虹。乐曲渐终,她们敛容而拜,一个个面带微笑退回原来位置。观众称赞纷纷,莫不欣喜开怀。

三、结尾部分

《舞赋》末段描写了曲终人散、车马熙攘的热闹状况。“于是欢洽宴夜,命遣诸客。扰攘就驾,仆夫正策。车骑并狎,巃嵸逼迫。良骏逸足,跄捍陵越。龙骧横举,扬镳飞沫。马材不同,各相倾夺。或有逾埃赴辙,霆骇电灭,跖地远群,暗跳独绝。或有宛足郁怒,盘桓不发,后往先至,遂为逐末。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迟速承意,控御缓急。车音若雷,骛骤相及。骆漠而归,云散城邑。天王燕胥,乐而不泆。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欢乐融融的夜宴结束,君王下令相送太子宾客。纷纷攘攘客人登车,仆人马夫拿起了鞭子。车马并行,道路拥塞。快马轻蹄飞奔,疾驰超越众车。如花尾榛鸡的马首高昂,勒马飞沫四溅。马有良善,相互竞驰。有的超越卷起的尘埃,追赶前面的车辆,声音如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令人震骇,速度像电光一闪而灭,马蹄踏地疾驰远离了马群,奔驰速度超越无双。有的顿足积郁怒气,盘桓不肯向前,最后出发却最早到达,遂成为;还有的自矜自爱,庄重和顺徐徐前进,任随主人控制快慢。车轮滚滚如雷轰鸣,相续相连络绎不绝,车马疾驰而归像云从城邑四散。君王宴饮作乐,欢愉而不放纵,乐舞能够让心神怡悦忘记衰老,真可谓长生之术。

名家点评

王世贞《艺苑言》卷二:傅武仲有《舞赋》,皆托宋玉为襄王问对,及阅《古文苑》宋玉《舞赋》,所少十分之七,而中间精语,如“华袿飞髾而杂纤罗”,大是丽语。至于形容舞态,如“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沓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又“回身还入,迫于急节。纡形赴远,漼以摧折。纤蛾飞,缤焱若绝”,此外亦不多得也。岂武仲衍玉赋以为已作耶?抑后人节约武仲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玉作也?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傅武仲《舞赋》,故不减楚人司马相如之匹。

作品辑评

尝诵傅毅《舞赋》,遣辞美,写态毕妍。其后平子梁王之俦,抽毫并作,咸不逮兹。(俞安期《歌赋》,黄宗羲明文海》三十六)

傅武仲有《舞赋》,皆托宋玉为襄王问对,及阅《古文苑》宋玉《舞赋》,所少十分之七,而中间精语,如“华袿飞髾而杂纤罗”,大是丽语。至于形容舞态,如“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沓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又“回身还入,迫于急节。纡形赴远,漼以摧折。纤縠蛾飞,缤焱若绝”,此外亦不多得也。岂武仲衍玉赋以为已作耶?抑后人节约武仲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玉作也?(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巻一百四十五《艺苑巵言》二)

傅武仲《舞赋》,故不减楚人司马相如之匹。(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

《艺苑巵言》云。案,《文选·舞赋》,傅武仲全文也。《艺文类聚》卷四十三《舞门》所载,删节之文也。《古文苑》录自《类聚》而改易后汉傅毅宋玉,非也。章氏樵云:后人好事者以前有楚襄宋玉相唯诺之词,遂指为玉所作,其实非也。假说古人,赋家常例,不可据之标目。章说为是。(近代梁章钜文选旁证》卷十八)

作者简介

傅毅

(约45—约90)汉代辞赋家。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年轻时学问即很渊博,汉章帝时封为叶衍兰令史,拜郎中,和班固贾逵一起校勘禁中书籍。他模仿周颂清庙篇的笔法,完成十篇显宗颂,赞扬刘庄的功德,而文名大噪。车骑将军马防擅权时,请傅毅为军司马,并以师友礼待他。等马防因奢侈败家,傅毅也被免官归乡。公元89年(刘肇永元元年),外戚窦宪因征匈奴有功而贵显,再请傅毅为主记室,崔骃主簿。不久窦宪迁大司马后,以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傅毅早死,大概在窦宪家败自杀以前。今存辞赋《洛都赋》、《雅琴赋》、《舞赋》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00.盘鼓:汉代舞名。把扁平如盘的鼓放在地上,舞者击鼓并在鼓上跳舞。古有七盘舞,列七个盘鼓于地,舞者手举杖策,往来其上而舞。

101.清眸:清澈的眼睛。皓齿:洁白的牙齿。

102.哇咬:民间歌曲,指郑卫之声。

103.摘齐:排列整齐。经营:往来的样子。切儗:指舞姿都有所比拟。这两句是说,舞女们舞姿整齐,相互紧贴着肩一起往来周旋,舞姿都有一定比拟的意象。

104.仿佛:依稀。神动:像仙女舞动。回翔:此指舞女飞快回转的舞蹈动作如鸟飞翔。竦峙:或纵身跳跃,或静静而立。

105.击不致策,蹈不顿趾:此二句形容舞者击鼓动作极为迅速,好像鼓槌没有击到鼓上,舞者用脚踏地而听不到顿足的声音。形容舞者体轻矫捷。

106.翼尔悠往,闇复辍已:形容舞者时而像鸟儿展翅飞翔轻盈远去,时而出乎意料地骤然停止。闇,同“奄”,骤然。辍已:停下来。

107.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此指舞者在乐曲的急拍的催促下,从停息处迅速回身而舞。

108.浮腾:跳跃。累跪:双膝跪地前行,一说反复不停地跪起。跗(fu)蹋:脚背着地。摩跌:双足后举。

109.纡形赴远:曲体远跃。漼(cui):折,指腰肢弯转。摧折:曲折。指弯曲身体而舞。

110.纤縠(hu):有皱纹的薄纱,指舞衣。蛾飞:如蛾轻飞。纷猋(biao):纷纷扬扬的样子。

111.超逾:超越。向前跳跃。鸟集:如群鸟飞集。纵驰:松弛,和缓下来。殟殁(wen mo):舒缓的样子。此二句比喻舞女的跳跃姿势时而轻捷超过群鸟飞集,时而悠闲舒缓轻悠优雅。

112.委蛇姌袅,云转飘曶:委蛇:盘绕回旋的样子。姌袅:纤细柔长的样子。飘曶(hu):同“飘忽”,迅疾。

113.素霓:白虹。一说洁白的蝉翼。

114.黎收:黎:徐徐地。黎收:敛容。曲度:乐曲的节奏。究毕:结束。曲度究毕:此指乐曲终尽。此二句是说,舞曲结束时,舞者收敛表情徐徐作拜表示谢幕。

115.迁延:倒退。次列:依次列队。

116.欢洽:欢情融洽。此二句照应序文“欲觞群臣”。

117.扰攘:纷争。正策:执鞭。

118.并狎:彼此挨近,拥挤,此指并驾齐驱。巃嵸(long cong):聚拢。逼迫:紧挨。

119.良骏:好马。逸足:快步飞奔。

120.跄捍:踊跃。凌越:超越。

121.骧:举首。横举:横走。镳:马衔。

122.倾夺:恐后争先。霆:疾雷。

123.:踏。

124.间跳:疾行。

125.宛足:踡腿缓步。郁怒:憋着一腔怒气。

126.般桓:排。

127.矜容:仪容庄重。

128.洋洋:庄敬。习习:和调貌。

129.骛骤:疾速。

130.骆漠:即络绎,相连不断。

131.天王:君王。燕:同“宴”,乐。胥:皆。

132.泆:放纵。

133.神:精神。遗:忘。

134.优哉游哉:自乐貌。

135.聊:且,助词。

白话译文

楚顷襄王游过云梦,使宋玉写过《高唐赋》,将要摆设酒宴,对宋玉说:“我想请群臣饮酒,用什么娱乐?”宋玉说:“我听说歌声可以使言语悠长动听,舞则可尽情地表达人的心意。所以评论一个人的诗,不如听他的歌声;听他的歌声,不如观察他的舞蹈表演。《激楚》《结风》《阳阿》等舞蹈,是宫内嫔妃最好的观赏,是天下最美妙的啊!,是否可以表演一番呢?”楚王说:“这样不分场合,如果同于荒淫的郑国舞黯,那该怎么办呢?”宋玉说:“《小雅》和《大雅》的音乐尚有不同的用处,郑声和雅乐虽然有异,但却各有适当的场合。摒弃什么,运用什么准则,前贤都有过教导。因此,《乐记》写有盾和斧作为舞黯的道具,《诗经·小雅·伐木》赞美过节奏鲜明的蹲蹲之舞,《礼记·玉藻》规定过喝了三杯酒即行退下的制度,《诗经·鲁颂·有》歌唱过“醉言归”的赞颂声。像古雅的《咸池》《六英》之类的歌曲,只是陈列在清静肃穆的宗庙中,是用来调和神和人之间的关系;那种回肠荡气、动人心弦的郑卫之乐,是用来娱乐在座的众宾,给大家带来欢乐。在闲暇时间痛痛快快高兴一下,不是用来教育老百姓的,怎么会有什么损害呀?”楚王说“你就先给我作一篇《舞赋》吧!”宋玉回答说:"遵命!遵命!"

何其皎洁闲暇的长夜啊,灿烂的明月放射着银光。旺盛的灯火连续燃起啊,照亮了豪华的居室和隐秘的洞房。撩起锦绣的床帐挽结着丝缘啊,门环的底盘显示得格外辉煌。铺上褥垫摆设着坐席啊,斟满金杯玉盏直至流淌。快速喝完深浅不等的大小酒杯的酒啊,普遍兴高采烈进入醉乡。严肃的表情变成和颜悦色啊,深埋的情绪也都向外宣扬。文人雅士不能隐藏他的连珠妙语啊,武勇坚毅的人也显露出他那不寻常的刚强。双脚懒洋洋运胡乱跳动,欢快得你拉着我、我扶着你啊;激情满怀地沉醉在放荡的氛围里改平日威严的模样啊!此时郑国美女出来献技,十六个绝代佳人缓步向前侍立。服饰打扮得端艳丽,神态妩媚地殷勤致意。容貌俊俏得荡人心魂啊,细嫩的颜色油光发亮。弯弯的眉毛细又长啊,眼睛向两侧斜视如横流的水波。佩戴的珠宝翡翠闪烁着耀眼的色彩啊,带花的上衣以及披肩长发中还掺杂有精致的绫罗。审视着自己的身影,整一整自己的着装。顺着微风吹拂的方向,飘浮着佩带的杜若芳香。启动着红红的嘴唇,眉宇略俯而不扬。在引吭高歌以前这都是些必不可少的排场。歌辞说:“恣情极意地观赏舞暗啊,解脱掉精神上的一切限制。放松那细紧的琴弦啊,不再计较什么郑卫之音这种小事让宽松的法度愈益舒缓啊,使烦苛的细微末节变得简单平易。《诗经》中的《关雎》乐而不淫应该嘉许啊,痛惜《蟋蟀》之篇不重视娱乐就显得太缺见识开通被壅蔽的天然激情啊,要把忘却外物的人拔到世俗的境地。”伴随着昂扬的《激微》、奔放的《清角》,又进献舞曲名《操》,还演奏起叫《均》的歌曲。形态雍容,神色和谐;悠然自得,心意恬静而不受迫胁。此时踩着鼓点当作节拍,意气风发显得大大方方。心思没有任何约束驰骋着海阔天空般的幻想。跳舞刚开始时,像是下俯,又像上仰;像是来此又像往彼。仪容或是文文静静,或是又像失意惆怅。诸多形形色色的表现简直无法描成图像。稍稍跳向前面时,像是展翅飞旋,又像疾步而奔。像是胸部高挺,又像倾斜俯身。各个微小动作都合乎曲度,手指目顾也无不紧应着乐调的声音。穿的绫罗衣服随风飘动,两只长袖交互在上面飞腾。连绵不断地此起彼伏,舞与乐紧紧密合。身轻得就如燕子一样的停留,忽而又像是惊飞的天鹅。姿态娴雅柔媚,轻盈迅速而敏捷。无与伦比的天下美色,怀抱着贞洁无暇的优秀品德。重视仅表节操以显示高尚的意志啊,独自驰骋思想直到绝远的境界。在山则高不可攀,在水则浩瀚无边。心志随乐曲变化,脸上表情改换也不是随随便便。通晓诗歌的内涵,表达出诗歌的意境;有时悲哀叹息,有时慷慨激动。志高像天上飘泊的浮云,意气如凛然素洁的秋霜。观赏的人群不停地赞美,所有其他乐师没有一个能够比配得上。此时全体舞女轮流出场,一个个秩序井然地在恭候敬俟。他们才艺相当极力争奇斗妙,美丽的容颜又经过一番精心地修饰。超逸的姿态交相出现,瑰丽的姿容又各有各的特质。飞扬清亮的眼珠扫视着般鼓,唱着动听的歌曲时时露出满口雪白的牙齿。互相帮助指正使行列排得整整齐齐,赶前错后让肩膀紧紧靠在一起。行动似乎是神奇莫测的变化,正像展翅盘旋又突然就地耸立。所有舞姿不用指挥驱策,迅速踏地旋转复又立即跳起。轻轻地向远处飞跃,忽然又定定地停止。及至转回原先的场地,却受到快节奏的通迫。高腾下跪,高踢下跌。弓腰远跳,身子似乎要被摧折。纤细的罗衣如彩蛾飞舞,纷纷飘扬就像要跟人决绝。速度超过鸟群飞聚,旋律又放松得慢慢悠悠。委婉曲折舞姿舒缓,像天上的白云在飘忽游走。身体如游龙轻柔,长袖如白虹明净。徐徐敛容行礼,伴奏的乐曲戛然而停。微笑着齐向后退,恢复了原来的队形。看的人都赞美称好,没有一个不欢乐无穷。此时兴高采烈已到深夜,下令送走所有宾客。客人纷纷走向乘与,恭候的车夫对着马儿鞭策。众多的车马挤成一团,弄得相互排斥逼迫。骏马疾驰奔腾,向前踊跃超越。犹如游龙昂首横奔,从拉紧的辔衔旁飞出白沫。马的材性虽然不同,却无不相互奋勇争先。有的甩掉腾起的尘埃奔上正道,好像那天上的惊雷闪电。大大超过其他车马,迅速跑得老远老远。有的踡腿怀怒,得徊不前;虽出发在后,却使前头的跟在自己后面。有的矜持仪容,庄敬和谐,迟速任意,或急或缓。车声似雷霆轰鸣,一辆接一辆地奔驰相连。络绎不绝地各回家中,在城里突然像云消雾散君王与宾客共同娱乐,快乐而不放纵。精神舒畅竞至不知老年已到,这是一种长生的法宝。只要能够悠闲自得,就可顺利地度过这漫长的岁月。

创作背景

《舞赋》记录的乃是汉代时极为盛行的“般鼓舞”,又称“盘鼓舞”。李善在《舞赋》注中说:“般鼓之舞,载籍无文。以诸赋观之,似舞人更递蹈之而为舞节。”当时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世,对郑卫之音,哇咬之歌,并不以淫荡目之二跟着采取排斥鄙弃的态度,主张在群众密集的场合,可以让大家精神放松,获得欢愉,因有此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