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元(Guyanese dollar,货币符号: 4217货币名称为GYD。自1839年1月29日起,圭亚那元成为圭亚那(前英属圭亚那)通行的货币单位。最初,圭亚那元作为过渡货币,用于从荷兰盾货币体系向英国磅 sterling 货币体系的过渡。1839年,圭亚那元与英国磅 sterling 硬币一起在英属圭亚那使用,标准兑换率为1美元等于4先令和2便士。1951年,英国磅 sterling 硬币被新的分币取代,同时在东加勒比海的英国领地中也开始使用。当英镑在1970年代初贬值时,圭亚那元开始受到青睐,作为一项防止通胀的措施。1975年10月,东加勒比货币管理局(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是成员)将英镑与美元挂钩。圭亚那元通常被缩写为美元符号 alternatively G

基本概况

最新汇率

(2017年12月4日)

1美元=207圭元(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0欧元=24041圭亚那元

100日元=182.7圭亚那元

100中国人民币=3085.16圭亚那元

详细介绍

三组图案:上部为国花睡莲;蓝色的波纹象征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的埃塞奎博、德梅拉拉和伯比斯三条主要河流及众多的瀑布和激流;下部绘有一只雉,象征丰富的动物资源。盾徽上有一头盔,其上是一顶印第安酋长的王冠,两边各镶着一颗钻石。盾徽两旁是美洲豹:左边的豹握着一把镐,象征开发矿藏(圭亚那的铝矾土业闻名于世);右边的豹握着一根甘蔗,象征传统农作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命运”。

国旗:

三角形态射象征国家的前进步伐;绿色象征农业和林业等自然资源;白色象征河流和水源;黄色象征矿藏、财富;黑色象征人民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红色象征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力量。

历史沿革

位于南美洲北部。

公元9世纪起美洲原住民在此定居。15世纪西班牙人入侵。17~18世纪为荷兰占领,1814年荷兰将其转让给英国,1831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取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1966年5月26日宣布独立。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参考资料

圭亚那国家概况.外交部.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