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献(Tan Swie Hian),194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小岛,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他是新加坡著名的多学科艺术家,以其现代中国书法、中国诗歌和当代艺术雕塑而闻名于新加坡和世界各地。陈瑞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研究机构——法兰西艺术研究院驻外院士,获选时年仅44岁,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驻外院士中唯一的东南亚艺术家。

人物经历

陈瑞献约于1946年移居新加坡,在中国和马来语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学习英语和法语,并毕业于现代语言文学系。他毕业后成为法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新闻专员,在担任新闻专员期间,他继续追求艺术的激情。1968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巨人》,并于1973年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斯坦福路举办了他的第一次艺术展览。同年,他皈依佛教,这种新的精神体验使他放弃了绘画四年,直到法国大使馆文化专员米歇尔·德维尔格威胁要结束他们的友谊,如果他不再追求艺术,陈瑞献才重新开始绘画。德维尔格后来在塔希提的保罗・高更博物馆组织了一次成功的陈瑞献新作品展览。在大使馆工作了24年后,陈瑞献辞去了职务,全职从事艺术创作。自1968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巨人》以来,陈瑞献已经出版了35部诗集、散文和故事。他通晓华文、英文、法文和马来文,在艺术领域有着独特卓越的成就,尤其对中华传统文化推崇备至,情有独钟。陈瑞献先生在新加坡建有“陈瑞献艺术馆”,在中国青岛建有“一切智园——陈瑞献大地艺术馆”。

获奖记录

陈瑞献荣获多项国家级与国际级奖勋,包括:

1978年法国国家文学暨艺术骑士级勋章

1984年新加坡书籍法发展理事会书籍奖

1985年法国艺术家沙龙金奖章

1987年新加坡马来多源流艺术家协会奖章

1987年新加坡文化奖

1987年瑞典大导演英格玛?褒曼一起入选世界最古老的权威艺术学术机构——法兰西艺术研究院,时年44岁,成为该研究院300年来最年轻的驻外院士

1988年新加坡印度纯美术协会艺术瑰宝奖

1989年国家勋章

1995年台湾中华书画篆刻学会国际艺术典范奖

1996年首届“新加坡卓越奖”纯金奖章

1997年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四笔华文笔汇”特别奖

1998年新加坡文艺协会新华文学奖

1999年罗马尼亚索列斯库国际诗歌奖

2000年中国陕西黄陵县第一位荣誉市民

2002年韩国日本世杯赛国际书法大展金奖章

2002年印度政府卓越访问艺术家

2003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水晶奖

2003年新加坡总统卓越功绩服务勋章,此为新加坡文化界最为崇高的荣耀

2003年联合国禅修导师室利金默依“一心举起世界”金奖章

200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奖

2006年法语区国际组织“法国区大使奖”

2006年国家图书馆卓越读者衔

2006年法国国家最高荣誉――拿破仑·波拿巴创设荣誉军团军官级勋章

2006年广州南方学院第一届南方人文精神奖

近期成就与事件

陈瑞献被认为是新加坡最昂贵的艺术家,因为他在2012年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以约370万新加坡元的价格出售了他的油画作品《月圆时》。2014年10月,他完成了一幅描绘前任总理李光耀和他已故妻子柯玉芝的画作《一对夫妇》。这幅画花了陈瑞献五年时间完成,2013年曾被火灾部分损坏。这幅画描绘了年轻的李光耀和柯玉芝,基于一张1946年他们在剑桥大学的黑白照片,并在背景中融入了陈瑞献为柯玉芝写的诗。陈瑞献说:“我一直觉得(柯夫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尽管她聪明能干,但也是一个谦逊和忠诚的妻子。”《一对夫妇》被艺术收藏家吴孝光购买。2012年,华文小说家杨显能被判赔偿陈瑞献1万新加坡元的损害赔偿金和2万新加坡元的诉讼费用。陈瑞献指控杨在2005年写信给《海峡时报》和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中诽谤了他。

个人作品

花押

不识字的老妈妈在挂号信的收据上画了一个押,

卡尔·马龙拒收;

她再添一朵花,

邮差又拒受。

音诫

大钟的尾音已弱却一直在海面上挣扎前去,

每一次都坚持传到曾经有一艘船撞到礁岩的那个地方。

马恋

清晨一睁眼,小马就这样想:

山上那对老马一定很好,

隔壁屋顶上那只公鸡一定很好,

住在田间的那群青蛙一定很好,

还有那只常常飞来我耳边吵闹的苍蝇一定很好。

这样想过,小马才兴高采烈开蹄向原野奔去。

胎记

战时,妇人把初生的女婴掐死。

战后她生下一男婴,婴颈两侧有两点红色。

送薯

小熊卖番薯有怪癖:

买一粒,送一串。

它后园里的番薯却是越生越旺,

最后,凡是走近摊位的,它都送一串。

逃心

一只狐狸捉住从口里跳出来想要逃掉的心脏。

心脏哀求道:“我活生生感到,有别的东西知道你在作贼,你放我逃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