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树是一种因外力影响而产生树干弯曲现象的特殊树木形态。其是在醉汉林基础上发展而来,常出现在山地或斜坡地区,是地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植物形态之一。其特征是在根部附近出现明显的单向弯曲,而树干上部则恢复竖直向上生长,整体形状酷似一把弯曲的马刀,因而得名。
马刀树的形成主要与冻融作用和滑坡活动有关。在冻土区,夏季地表土层因融化而缓慢下滑,导致树木向坡下倾斜;随着树木继续生长,其上部因垂直生长特性而恢复向上,形成弯曲部位朝向坡下的马刀树。而在滑坡过程中,树木随土体滑动向坡上倾斜,之后同样因垂直生长而恢复向上,最终形成弯曲部位朝向坡上的马刀树。
马刀树是识别老滑坡活动的重要地貌指示物,其存在反映了该地区曾发生过缓慢滑动的地质过程。通过对马刀树的形态和分布进行观测分析,不仅有助于重建滑坡历史,还能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马刀树的出现也提醒人们在开展工程建设和选址时,应重视地质稳定性,科学防范潜在的滑坡等地质灾害。
命名
由于树干下部弯曲,上部重新向上生长,整体形状如弯曲马刀,所以被称为为马刀树。
特征
马刀树的树干在根部附近呈现出明显且朝同一方向的弯曲变形,而树干上部则重新竖直向上生长,整体形成“下弯上直”的特殊形态。
形成原因
冻融作用下马刀树的产生
在一些冻土分布区,夏季冻土层融化后,地表常出现水与泥土混合的现象,尤其在坡地上,表层土壤会发生缓慢的下滑。这种土体的缓慢蠕动会影响地表植被,导致树木整体向坡下倾斜。当土体移动停止后,树木因具有向阳性和垂直生长的特性,其上部会重新调整方向,恢复垂直向上的生长姿态。由此,树干下部因受力变形而形成明显的弯曲,呈现出类似马刀状的弧形。这类由冻融作用导致的马刀树,其树干弯曲部位朝向坡下方向。
滑坡产生的马刀树
在原始斜坡地带,若上部土体发生滑坡,树木会被带至新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树干会向坡上方向倾斜。随后,树木同样会因向阳性和垂直性而重新向上生长,最终形成弯曲部位朝向坡上的马刀树。
地质意义
马刀树是识别老滑坡活动的重要地貌指示物。其存在表明,所在斜坡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前曾发生过滑动,且滑动速度较为缓慢。通过对马刀树形态及分布的观测,可为滑坡活动史的研究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有力依据。马刀树的出现,说明该地区曾发生或正在经历山体滑坡等地质活动,提醒人们关注周边地质稳定性。在进行工程建设、居住选址等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防范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资料
醉汉林与马刀树:地质灾害的“指示标”.微信公众号.2025-09-25